钟敬文先生是中国民俗学的奠基人,他在神话、故事、歌谣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本书主要撷取作者在神话故事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品为主,兼及晚年的同主题论文,透露出中国民俗学半个世纪的承续和演进。本书依类成编,讨论对象包括民间故事类型,自然神话中的动植物故事、洪水天体故事,英雄故事等。该书反映出作者以丰厚的旧学文献根底,勾沉民间故事的源头活水;以开放的西学视角和田野调查方法,追踪中国民间故事的文明肌理和跨文化交融成果。
回望一代民间文学大师、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的前期研究成果,深入发掘中国民间故事背后的文明肌理和跨文化交融成果。
钟敬文(1903-2002),原名钟谭宗,广东汕尾海丰人。中国著名民间文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诗人、散文家。1922年毕业于陆安师范,后曾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任教,其间与顾颉刚等人组织民俗学会,酷爱民间文学,开始搜集整理民间传说等。1934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研修神话学及民俗学。1949年后长期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诗词学会副会长和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顾问等。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贡献卓著。主要著作有《民间文艺丛话》(1928)、《楚辞中的神话与传说》(1930)、《民间文学概论》(主编,1980)、《民间文艺谈薮》(1981)、《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1982-1985)、《民俗文化学》(1996)、《钟敬文文集》(1999-2000)、《钟敬文全集》(2019)等。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主任,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出版学术著作有《田野民俗志》《不灌而治》《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派》《跨文化民俗学》《跨文化民间叙事学》《跨文化技术民俗学》等,主编《钟敬文全集》(全16卷30册),发表中、英、法、日文论文近400篇。
民间文艺学的建设(代序)
第一编 中国故事类型
中国印欧民间故事之相似
中国民间故事型式
老獭稚型传说的发生地三个分布于朝鲜、越南及中国的同型传说的发生地域试断
中日民间故事比较泛说
附录一 德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序
附录二 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序
第二编 自然神话故事Ⅰ:动物和植物
马头娘传说辨
蛇郎故事试探
蛤蟆儿子
田螺娘
老虎与老婆儿故事考察
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献给西村真次和顾颉刚两先生
槃瓠神话的考察
中国古代民俗中的鼠
中国的植物起源神话
第三编 自然神话故事Ⅱ:洪水和天体三子
中国的水灾传说
洪水后兄妹再殖人类神话
对这类神话中二三问题的考察,并以之就商于伊藤清司、大林太良两教授
马王堆汉墓帛画的神话史意义
第四编 英雄传说及其他
关于孟姜女故事研究的通信(五则·附顾颉刚按语)
呆女婿故事试说
论民族志在古典神话研究上的作用以《女娲娘娘补天》新资料为例证
刘三姐传说试论
钟敬文先生学术年表(董晓萍)
民俗学中国化的一块基石论钟敬文的故事学研究(董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