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全球性挑战之一,也是世界上每个城市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城市安置了现今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深刻的挑战。参与城市气候管理的各类人员,城市国际组织和机构都把城市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场所。本书是对这些挑战的第一次重要介绍,概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环境政策以及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城市政策问题出现的历史背景,研究了在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城市如何治理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着重分析如何看待城市中已经出现的减缓和适应措施,以及气候变化对社会和环境公平的影响。
本书提供详细的案例说明,有利于读者了解在城市尺度解决气候变化的潜力和局限性,从而探索我们城市的未来发展道路。本书将成为地理学、政治社会学、城市研究、规划和科技研究等学科本科生的首选读物。
一个非常及时和有价值的学术著作,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洞察全球城市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将复杂的问题通过科学事实与现实案清晰地呈现给读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极具现实意义。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1989年先后分五辑印行了名著二百三十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哈莉特·巴尔克利,环境治理专家,英国杜伦大学地理学系地理、能源与环境学教授,杜伦大学能源研究所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环境治理的本质与政策,城市与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
译者简介:
陈卫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博士,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副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在农业源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具有创新贡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5项,在Nature, Global Change Biolog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环境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第一章 气候变化:一个城市性问题?
前言
气候变化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与气候变化的未来
章节概述
讨论
延伸阅读
第二章 城市气候风险与脆弱性
前言
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气候变化与城市脆弱性
结论
讨论
延伸阅读
第三章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前言
评估城市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温室气体排放的城市差异和驱动因素
结论
讨论
延伸阅读
第四章 城市气候变化治理
前言
城市气候变化应对的历史
城市气候治理的本质
结论
讨论
延伸阅读
第五章 减缓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
前言
什么是减缓?
制定减缓政策
城市政府减缓气候变化的实践
减缓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和挑战
结论
讨论
延伸阅读
第六章 气候适应,弹性城市?
前言
什么是适应?
制定适应政策
城市政府气候变化适应的实践
城市气候变化适应的驱动因素和障碍
结论
讨论
延伸阅读
第七章 城市气候变化创新与替代方案
前言
播种变革的种子?
实践中的创新
替代方案:超越主流?
结论
讨论
延伸阅读
第八章 结论
改变气候,还是改变城市?
城市未来:走向气候正义?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