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简介
彼特·沃德勒(Peter Vorderer),德国曼海姆大学教授,曾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任教,前ICA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传播心理、娱乐接受等。出版《娱乐心理学》《严肃游戏:机制与效果》等著作。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Theory等期刊。他是娱乐理论领域的代表学者。
克里斯多夫·克里姆特(Christoph Klimmt),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和传媒大学教授。曾担任Journal of Media Psychology、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等期刊主编、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媒介接受和效果、新媒体技术。
译者简介
晏青,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副会长、秘书长。长期从事新媒体文化、娱乐传播理论、认知传播研究,在《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New Media & Society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连接:社交媒体批评史》《娱乐心理学》等译著。
赵伟,博士,武汉纺织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学院的访问学者。
姚志文,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斯塔腾岛学院艺术与传媒系访问学者。
目录
第一部分 媒介娱乐的一般理论
第一章 娱乐理论:历史成就、当代挑战与未来可能性
第二章 娱乐是场旅行,而非终点:娱乐理论的过程视域
第三章 叙事享受和欣赏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人生不同阶段的媒介娱乐体验
第五章 系统性性别视域中的娱乐理论
第六章 媒介娱乐真的这么普遍?跨文化方法在娱乐研究的潜能
第七章 娱乐和共鸣
第八章 跨越文化与时代,寻找难以捉摸的共鸣
第二部分 特定经验过程的模型与理论
第九章 娱乐媒介的选择从情绪管理理论到选择性接触与情绪管理模型
第十章 刷剧:逃避现实的娱乐使用实例
第十一章 媒介娱乐是罪恶的愉悦吗?关于媒介使用、自控和娱乐的评价模型
第十二章 道德直觉与范例模型研究进展
第十三章 故事延伸自我体验暂时性拓展自我边界模型的证据
第十四章 理解媒介角色:受众在娱乐信息定位中的认同和动态变化
第十五章 媒介人物卷入与娱乐体验
第十六章 唯有投射:小说中的一种心理学原理
第十七章 叙事线索在情感倾向理论形成中的作用是什么让观众认为好人有好报?
第十八章 媒介娱乐、心流体验与观众的同步感
第十九章 超越实现主义娱乐有意义娱乐的回顾与扩展
第二十章 实现主义媒介娱乐中的传记共鸣理论
第二十一章 一种实现主义的娱乐体验:卡玛慕塔
第二十二章 以惊奇为乐:论媒介接收中敬畏感的作用
第三部分 特定类型媒介或信息的娱乐模型
第二十三章 幽默与喜剧
第二十四章 娱乐中关于人类性行为的描述
第二十五章 冷静还是充电?作为无聊和愤怒情绪调节策略的攻击性娱乐参与
第二十六章 作为(数字)媒介娱乐的体育
第二十七章 作为娱乐形式的新闻情感倾向理论和情感新闻扩展模型的应用
第二十八章 娱乐对政治信息处理与参与的影响及其双过程扩展模型
第二十九章 电影娱乐:当代青少年电影观看与满足
第三十章 人们如何评价电影?来自联想命题评价模型的启示
第三十一章 作为实现主义娱乐消费的电视剧沉迷
第三十二章 电子游戏娱乐的协同多进程模型
第三十三章 作为需求的交互性互动媒介娱乐的内涵
第三十四章 虚拟世界中玩家的道德决策电子游戏中的道德
第三十五章 玩家化身认同、关系与互动基于非社会、拟社会和完全社会过程的娱乐
第三十六章 虚拟现实与超现实中的娱乐具身、协同定位和认知距离对用户娱乐体验的影响
第四部分 娱乐的结果或关联模型
第三十七章 回顾性想象参与和娱乐叙事
第三十八章 作为一种自我调节资源的媒介娱乐娱乐媒介使用中的恢复和适应模型
第三十九章 娱乐媒介与社会意识
第四十章 娱乐理论与媒介成瘾
第四十一章 娱乐教育的理论化娱乐理论发展的补充视角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