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即济水之南,是一个大致的地理方位。这一地区春秋战国时代属齐,称泺邑、台邑、鲍邑、平陵、历下邑。汉朝设济南郡,从此便有了济南这个名称。隋唐时期,济南郡改称齐州,治所仍在历城。济南称府始于宋政和六年(1116),当时济南由齐州升为济南府,治历城县,领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临济六县。属京东东路。北宋末期,金人南下,攻占济南,仍为济南府,并成为重要的盐运集散地,由此奠定了济南的经济地位。元初,升济南路。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复置济南府,并定为山东的首府,此后济南一直是山东的政治中心。清朝,济南治历城县,领历城、章丘、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肥城、青城、陵县、泰安州、新泰、莱芜等州县。
1904济南年自开商埠。
民国时期,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4年,全国共设九十二道,后续有增置。三级的最高长官,省称督军,道称道尹,县称县知事。济南初属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全市面积175平方千米,设城内一、二、三区,城外一、二、三区,商埠一、二、三、四区,共10个区。
1938年,日军侵占济南后,将济南划为11个区,称城内东区、城内西区、城外东区、城外西区、商埠东区、商埠西区、商埠中区、东乡区、南乡区、西乡区、北乡区。1945年日本投降后,济南仍保留了11个区的划分,总面积177.62平方千米。
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此后一直是山东省的政治中心。
笔者收藏多年,最注重者即济南乡帮文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20年,收藏过千种。其中最重要主题即老照片和明信片。为何看重这些?因为它们反映的是现代人再也无法看到,甚至无法想象的济南原始风貌。
镜像者,在此引申为影像之意。本书所选取的老照片均为笔者所藏较为珍稀,且画面清晰者200余帧,以山、泉、湖、河、城之济南风貌之序,配以简单的文字,力求将济南府潇洒似江南之风貌呈现出来,以供世人清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