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60周年、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成立40周年为契机,结合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汇集了“政事合一”管理体制下卧龙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涉及本底资源现状、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监测、社区发展及国家公园创建探索,解剖麻雀式、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卧龙围绕保护与发展的生动实践,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具有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及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推广,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20年,排名第5。
目录
第一篇 资源篇
第一章 自然环境 2
第一节 地理位置 5
第二节 地貌和地质 6
第三节 水文 8
第四节 土壤 10
第五节 气候 11
第二章 生物资源多样性 13
第一节 植物多样性 15
第二节 植被多样性 33
第三节 动物多样性 72
第三章 生态系统多样性 95
第一节 森林生态系统 95
第二节 灌丛生态系统 96
第三节 草甸生态系统 96
第四节 湿地生态系统 96
第五节 荒漠生态系统 97
第六节 人工生态系统 97
第二篇 保护篇
第四章 管理机构 100
第一节 保护区机构建设 100
第二节 特区机构建设 100
第三节 “政事合一”管理体制 102
第四节 体制试点管理 106
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07
第一节 大熊猫的保护 107
第二节 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111
第三节 生态修复 122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监测 125
第一节 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125
第二节 大熊猫监测 126
第三节 主食竹监测 130
第四节 外来物种监测 137
第五节 有害生物监测 140
第七章 防灾减灾 147
第一节 森林防火 147
第二节 疫源疫病监测 150
第八章 环境保护 159
第一节 水资源保护 159
第二节 污水废水整治 160
第三节 污染防治 161
第九章 人为干扰管控 162
第一节 干扰类型 162
第二节 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 164
第三节 管控措施 165
第三篇 科研篇
第十章 大熊猫研究现状与展望 168
第一节 野生大熊猫的研究 168
第二节 圈养大熊猫的研究 174
第三节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卧龙大熊猫研究整体评价 180
第十一章 雪豹研究现状与展望 186
第一节 生境选择 187
第二节 空间利用 187
第三节 食性研究 187
第四节 人类活动对雪豹的潜在影响 188
第五节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雪豹研究整体评价 188
第十二章 大熊猫同域物种 198
第一节 同域物种概述 198
第二节 卧龙大熊猫同域动物的研究进展 200
第三节 卧龙保护区大熊猫生境中的植物 203
第十三章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206
第一节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概述 206
第二节 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现状 207
第三节 卧龙保护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现状 210
第十四章 外来入侵植物 211
第一节 外来入侵植物概述 211
第二节 卧龙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212
第三节 卧龙保护区的入侵植物 214
第四节 卧龙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日本落叶松的防控 214
第五节 未来应该关注的科学问题 214
第十五章 生态系统 216
第一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现状 216
第二节 全球生态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 216
第三节 卧龙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现状 217
第四篇 发展篇
第十六章 社区 220
第一节 社区概况 220
第二节 社区发展 224
第十七章 卧龙模式 237
第一节 以电代柴 237
第二节 共建共管 251
第三节 “三生经济” 253
第五篇 探索篇
第十八章 探索经验与成效 262
第一节 体制机制探索 263
第二节 示范保护区的创建 267
第三节 保护措施 276
第四节 旗舰物种保护 281
第五节 大熊猫迁地保护成效 283
第十九章 发展中的问题 289
第一节 体制机制挑战 289
第二节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291
第二十章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293
第一节 试点总体情况 293
第二节 试点机构建设 293
第三节 试点期卧龙片区工作 294
第四节 大熊猫国家公园创建的探讨 296
主要参考文献 302
后记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