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长的土地资源压力和环境保护要求意味着改进土地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对土地利用的当前形势和预期发展的更详细的知识是未来进一步行动的重要基础。所以,关于如何建立土地信息系统的争议也变得更加广泛。
格哈德·拉尔森所著的《土地登记与地籍系统》致力于解决:建立以唯一划定、测量和记录的土地单元为基础的高效土地登记制度问题,以及这种制度如何用于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土地估价以及作为保护土地权?的手段。
《土地登记与地籍系统》讨论了地籍和土地登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经历,并关注其国际性发展过程。它分析了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地籍和土地登记制度的一般趋势、效益和成本,以及主要替代方案。同时,讨论了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和测量、确权、登记、自动化及相关组织的实际应用。《土地登记与地籍系统》得出的结论是:地籍和土地登记制度是土地安全、土地信贷和土地信息的重要基础;地籍和土地登记系统也是科学土地管理和土地开发的有价值的工具。
《土地登记?地籍系统》信息丰富,对于测量、不动产、土地规划与开发、土地管理与土地法、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十分重要,它也可为本领域的从业者和管理者提供参考。
第1章 土地信息系统——发展的工具
1.1土地信息的需求
1.2土地信息系统的概念
1.3相互协调的需要:结构
1.4基于宗地的土地信息系统
第2章 土地定界和归档概述:地籍和土地登记
2.1土地财产权和土地定界
2.2土地建档的理由
2.3土地登记单元
2.4地籍和土地登记簿
第3章 地籍与土地登记制度的结构和功能演化
3.1早期的发展
3.2无地籍簿国家的土地登记制度的发展
3.3有地籍簿国家的土地登记制度发展
3.4不同的系统结构
第4章 欧洲的地籍和土地登记制度
4.1西欧的地籍和土地登记制度
4.2北欧的地籍和土地登记制度
4.3南欧的地籍和土地登记制度
4.4东欧的地籍和土地登记制度
4.5总的趋势
4.6欧洲的经验
第5章 英语国家的土地登记
5.1英国的土地登记
5.2澳大利亚的?地登记
5.3其他英语国家的土地登记
5.4美国的土地登记
第6章 地籍和土地登记对乡村和城镇地区发展的效益
6.1乡村区域
6.2城镇地区
第7章 地籍与土地登记制度的长期效益及其计算
7.1为土地评价和税收提供更好的依据
7.2管理效益
7.3改进地图生产
7.4减少诉讼和降低法院工作量
7.5简化土地交易
7.6建立土地市场
7.7效益计算
第8章 建设或改进地籍和土地登记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8.1对基本现状的调查和描述
8.2对现存问题和新型改良系统效益的分析
8.3实验性研究
8.4成本估算
8.5主要?标的定义
8.6主要方法的选择
8.7优先区域的选择
8.8法律手段的认定
第9章 地籍测量
9.1测量
9.2定界
第10章 土地确权
10.1土地确权的法律地位
10.2土地确权的不同形式
10.3已有登记簿转换的确权
10.4系统性确权的程序
第11章 土地登记
11.1土地登记簿的内容
11.2土地登记簿的形式
11.3土地登记簿的维护
第12章 重要问题的讨论
12.1个人登记还是集体登记
12.2组合的合并登记
12.3违法用地的权利
第13章 组织结构、系统自动化、培训和教育
13.1组织结构
13.2系统自动化
13.3培训和教育
第14章 发展的系统:简化方法
14.1发展的系统
14.2精简功能
14.3模块化
14.4减少定界
14.5简化测量
14.6压缩外业工作
14.7临时登记
14.8?择性
14.9变量轴
第15章 综述
参考书目
附录A 土地单元标识符
附录B 系统自动化案例:瑞典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