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宋瑞作为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的干部,代表单位驻弯柳树村扶贫。当时的弯柳树村打麻将成风,很多村民不赡养老人,邻里纠纷、打架斗殴更是时有发生。初来乍到的宋瑞先做了三件事,但不见成效。一是总队领导来村里慰问,突然被不是贫困户的群众围堵了,要求也领慰问品;二是40万科技扶贫款到了村里,贫困户因怕担责任,没有一户来领钱;三是修路惹来群众告状。
宋瑞意识到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的是心灵的贫瘠和麻木,于是决心探索出一条文化扶贫攻坚的新路子在河南首创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扶贫从心开始。从此,宋瑞以弯柳树村为家,把百姓当亲人,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抱定一个共产党员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坚定初心和铁一般的信念,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以一颗赤诚至爱之心,开展扶贫扶心扶志工程。12年间,和弯柳树村乡亲们成了亲如一家的亲人,乡亲们谁家有了大事小情,都会找她。她到乡亲们家里的次数已不计其数,乡亲们每家每户厨房里蔬菜、粮食放在哪里,宋瑞全都清清楚楚。乡亲们知道宋瑞爱吃青菜,常常会把刚采摘的青菜送到她住的小院里,挂在门把上。无意间,宋瑞已成为乡亲们心中最亲的人。
这本日记详细记录了宋瑞10年驻村生活、工作故事和弯柳树村脱贫、发展全过程,有效化解农村治理结构中的困境,提升驻村治理效能,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奋斗史,更是一部乡村振兴的生动教材。
是那个简陋的小屋,贮存着你到来时的梦想;
是那棵弯弯的柳树,见证着你平日里的几多繁忙;
你手捧着阳光走来,把村子里的树梢房舍照亮。
莺飞鱼跃,善舞歌扬,
你和乡亲们一起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
这是几年前息县第九小学张玉龙校长专门写给我的歌。如今再听这首歌,恍然若梦,一梦12年,且梦想成真。当年选择驻村时,只打算驻1年,最长3年,没想到一驻就是12年。驻村第一书记5轮轮换,我都在乡亲们的挽留下,选择继续扎根基层。今年10月底我就到了退休年龄,我的驻村生涯即将画上完整句号,这次不会再给村民挽留的机会,弯柳树村的美好未来会有更多英才接续绘就。
回想这12年的驻村生活,艰难困苦,酸甜苦辣,磨砺锤炼,一一尝过;眉开眼笑,振奋喜悦,更是难忘。
幸好,有这部日记。
2013年底在山东济南,我作了《我能为人民做些什么?》的演讲,分享了在弯柳树村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与实际成效。当时,我处于边干边实践的阶段,分享的题目也带有思考性。很多听众给予了积极反馈,来自北京的李猛编辑就坐在会场。会后交流,他跟我分享听课感受,并主动向我约稿。那时我正忙于村里的事,虽然找到了治村的方向,但远没有做出让自己满意的成绩,离出书的要求实在太远,于是委婉拒绝了。
2021年3月,当李猛编辑再次提出约稿建议,我实在不能再辜负,于是准备整理20122022年的驻村日记。在结束一天工作的深夜凌晨,回看这些原始记录,一点点地翻动,我一遍遍地流眼泪,内心感慨万千。
2023年7月11日下午,在我租住的小院办公室里,终于签下了这份让李猛编辑等了整整10年的图书出版合同。随后,我把两箱28册的日记全部翻出来,随便抽出一本,选出一天的记录,都能讲上一大串故事。
2024年5月23日应邀前往中华书局,坐在中华书局一楼的伯鸿书店,尹涛总编辑眼含热泪叮嘱我:出版驻村日记非你所需,而是国家所需、时代所需。这个重庆汉子的家国情怀与担当,让我感受到他和百年老字号中华书局一样的英雄气概。七一前夕,尹涛总编辑带领欧阳红编审等12位同仁深入弯柳树村,与村党员共庆七一,体验乡村生活,感受弯柳树村的巨变。
一部书稿,12年驻村,11年约稿,10年记录,虽经曲折,终不负你我。
回望弯柳树村的12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乱到治,从穷到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亲们幸福了,我好开心幸福!
时光如白驹过隙,12年转瞬即逝,12年驻村,锤炼了党性,磨砺了灵魂,纯粹了心灵,增益了自己所不能。来到弯柳树村的人民中,我就像一滴水回到了大海,就像一棵树找到了根。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初心和信念,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都是要奉献自己,造福人民,最终绽放自己内心的光明,实现无悔的人生.
日记出版之际,感谢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党组领导和全体同志,是总队党组的信任和重托,让我12年不敢懈怠,不辱使命。感谢河南省委组织部驻村办,省乡村振兴局,信阳市、息县、路口乡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让我在弯柳树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圆满完成。感谢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助力。感谢弯柳树村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驻村企业和全村乡亲们,我们一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感谢我的父亲宋家俊,让我从小学开始就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感谢驻村志愿者尹子文、王志杰、滕飞等年轻人,协助我把前5年十几册日记一字一句录入电脑,转换成电子文档。感谢中华书局尹涛总编辑、李猛编辑和所有参与日记出版工作的同志们!
今天,弯柳树村为期一周的2024中华青少年德孝感恩乡村夏令营结营,一大早来自光山县13岁的罗子豪对我说:宋奶奶,我给您写了一首《念奴娇?颂宋瑞》,读给您听:小村十二年,初心未曾改。曾经人贫村破,穷山恶水。如今安居乐业,绿水青山。十二年如一日,汗水积攒成碧,行动铸就德孝。 百姓谁不拥戴?依然清风徐来,如沐朝阳。路漫漫其修远兮,爱民常驻心里。小院春夏秋冬,弯柳变化尽在眼中,任它东南西北风。谁道坚守易,初心千金重,不负此生!听完,我的眼眶湿润了。
我问子豪:你小小年纪竟有此境界,是什么引发了你的灵感?他说:这几天在弯柳树村学习,有感而发!让我很感动,小小少年能有此感悟与见解,真乃我中华好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我好欣慰,泱泱中华,后继有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路上,必能前赴后继,无往而不胜!
2024年8月4日
宋瑞,女,1964年10月生,河南南召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二级巡视员,驻信阳市息县弯柳树村第一书记。
自2012年10月入村扶贫至今,5轮驻村,12年坚守,团结和带领弯柳树村走出了一条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之路,形成了弯柳树村成功经验模式。通过一村带百村活动,线下带动12个村、线上带动300多个村走向人民幸福之路。
先后获评2017年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2020年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弯柳树村先后被评为2015年河南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新村,2019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1年第二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2022年全国3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