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大师周汝昌在《怀念先师顾随先生在顾随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报告》上说:过去,提起顾先生来,就说是词人,特别是早年,在北京的文化界、教育界,一提苦水词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20世纪出色的词人,顾随开创了以当代语言入词的成功先例,叶嘉莹先生曾这样评价老师顾随之词:这是当代人用词这种形式来写当代人的感情,一样写的很好。顾随讲词,声情并茂,鞭辟入里;顾随填词,效古摹今,入木三分。时代之思,赤子之情,尽现于苦水之词。
六女顾之京教授以时间为序,按照词之创作先后,对父亲顾随一生的作品进行释读,勾勒了苦水词人感时慨事、爱国忧民的一生。全书列印行词集《无病词》小我之愁与大我之思《味辛词》对国家民族的忧患与世事人生的求索《荒原词》浪漫情怀与现实人生的交织《留春词》中年的人生感悟与深情的抗敌之歌《霰集词》坚贞的操守 爱国的心志(上、下)无病到濡露之取象传统的承继与创新和晚唐五代词人之《积木词》为拓新而承袭《闻角词》闻角而兴的晚年词作闻角而兴的述堂近稿词人最后的努力等十一章内容,字里行间、词内词外,神韵兼具,情思悠悠。正如顾之京所言:全部苦水词,根植于苦水词人的一生和他所生活的时代。
本书不仅加入了顾之京教授最新发现的顾随函件,还将做女儿的情感和做研究者的专业有效结合,既讲述了词人创作的背景,也读出了词之深意,呈现出了觉细、思深、意切、理真之特点,恰与顾随讲杜诗之应注意四个方面:其一,感觉之锐敏、纤细;其二,情绪之热烈、真诚;其三,取材、造语之新鲜;其四,气象之伟大相契合。
顾随一生笔耕不辍,传承文化之志不懈,爱国之精神、做人之气节、学问之精深,皆为后世楷模。本书与其说是词之深读,不若说是两代人心之交流,更体现了中华文化之薪火相传,也为顾随研究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翔实、更加可信可读的材料,将顾随词的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
两年创作,三年打磨。在《我的父亲顾随》获第十四届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之后,顾之京教授再次推出了《词人顾随》,当为顾随研究者一大幸事、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