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行为(原书第4版)(典藏版) [美]赫伯特·A. 西蒙
定 价:79 元
作为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最重要的作品便是这部《管理行为》。决策制定的过程是组织和管理的核心内容,西蒙在此方面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本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有限理性和满意解现实生活中的决策判断取决于有限理性,这种条件下,人们寻求的是满意解,而非最优解。决策过程理论组织内部的活动分为经常性(程序化决策)和非经常性 (非程序化决策),而经常性活动具有共同的决策过程。
-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迁,科学技术生产力如何发展,这些管理经典提出的管理问题依然存在,它们总结的管理经验依然有益,它们研究的管理逻辑依然普遍,它们创造的管理方法依然有效。-华章经典·管理丛书典藏版,在旧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全新审校,内容更准确,深度呈现大师光辉睿智的思想。-双色印刷,重点突出,阅读不疲惫。-纯质纸张,手感顺滑,指尖不只有墨香,更有温度。-精美设计,全系列优选经典专色,统一烫银,自用送礼两相宜。-大师经典之作,细节优化打磨,或许你的书柜还缺这样一套管理经典。
第4版导言随着《管理行为》第4版的发行,这本书已走过了50余年的历史。由于我们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很自然就会产生疑问,半个世纪以前发表的著作,在21世纪是否仍然有价值?如果我们的主题是电子计算机或分子遗传学,那么1947年版的内容,到1997年再版时基本没有多少保留价值了。但是本书的主题是组织,人类大型组织的兴起至少也有4 000年历史了。虽然现代军队运用的物理技术与尼尼微、埃及或长安时代的军队采用的技术完全不同,但是我们对古代军人采取的决策制定和人员管理过程非常熟悉,而且多个世纪以来这些过程基本没什么变化。基本的组织过程还没有发生过深刻的革命,至多在当今的时代才开始面临重大的社会和技术变革。所以本书第4版有双重任务。第一,就是清晰地描述自人类组织出现开始,对其有效运作非常重要的决策制定和人员管理过程。第二,就是了解现代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实践、电子通信和信息处理新技术正如何改变管理和决策过程。对于第一项任务,我们大体上参照原版《管理行为》的正文就可以了。但是为了弥补原版正文的缺漏,改变某些重点,以及处理我们获得的新知识和组织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机遇,我们必须在每章的评论与延伸部分,进行补充和扩展讨论。本书的宗旨《管理行为》主要是为组织观察者和组织设计者撰写的。书中原版的前言部分解释说,本书的宗旨就是介绍如何从组织决策过程的角度来理解组织。我们差不多都有资格成为组织观察者,因为除了睡眠时间以外,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组织环境中度过的。我们当中许多人还有资格成为组织设计者,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担负着组织维护和改善的管理责任。作为公民来说,我们也都是组织观察者。大公司和政府机构这类大型组织在我们的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近年来已经受到人们日益密切的关注和评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适合所有人阅读,因为它在与所有人都有关的组织问题上,提出了一种积极思考的方式。与当今公众所持的怀疑态度不同,《管理行为》虽然也注意到组织的缺陷,但基本上对组织持乐观态度,主要关注组织的运作过程,尤其关注组织顺利运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书的结构第4版同前几版一样,正文内容没有太大变动,因为我认为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有保留价值。《管理行为》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可靠的起航港口,让我可以远航去探索人类决策行为的真知,这个探索组织结构与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的形式化决策行为,以及近年来人类思维和问题求解行为的航程,对我大有裨益。从《管理行为》持续被人们广泛阅读和引用的情况来看,它显然也同样帮助了很多人。所以,我不仅没有删除原版正文的想法,反而还希望在原版的基础上增补大量篇幅,来深入论证某些重要主题,同时引入一些目前我们感兴趣和关注的新议题。所以我在第1版每章内容的结尾,又添加了对各新旧主题展开的扩展性评论的内容。相比第3版采用的长篇导论、原版正文和最近文章重印这种三部分的组织方式,读者可能会觉得这种格式更连贯。只想阅读初版基本内容的读者,可以直接阅读章内正文,不用理会每章结尾的评论与延伸部分。如果读者希望进一步了解初版中某些处理不足之处和快速变迁的时代带来的话题和议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阅读评论与延伸部分。本版许多评论都摘自我这些年来发表的文章,不过为了让新版正文内容保持连贯,我还是对这些文章进行了重写和重新编排。所以,本书的基本结构概括起来就相当简单了。本书在总论和第1章的概要和评论之后,主要从5个层次的主题展开,每一层次的讨论都是为下一层次的论述奠定基础。(1)第2章、第3章以及第11章后的附录提出了为人类选择的结构奠定基础的某些概念性的议题。(2)第4~5章构建了一种理论,来描述和说明人类决策行为的实际情况,这对于理解组织环境中决策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动力非常重要。(3)第6章介绍了组织和个人之间在动机上的关联,解释组织影响力,尤其是权威的影响力,为什么对塑造人类行为如此有效。(4)第7~10章详细调查了主要的组织影响过程:权威、效率和组织忠诚,来解释组织如何影响决策过程。(5)第11章将前述的方法用于分析组织结构问题。虽然我在上文强调,多个世纪以来,人类组织行为基本上连续发展,但是对于组织的正式研究却相对出现得较晚。《管理行为》或许属于继泰勒、法约尔、古利克和厄威克为代表的所谓古典理论之后的第二代现代组织研究。自第1版问世以来,人际关系方面的论著和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同时不断有人质疑组织里权威运用的早期观点。在过去的60年里,对人类思维和决策过程的研究也一直在蓬勃地进行,从而为本书所开发的有限理性理论奠定更加坚实的经验基础。而且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及其在企业界的广泛运用,新的通信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也被引入了。最后,人们对于组织结构和过程对环境和技术的依赖性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上述内容都是本版新增的评论与延伸部分讨论的新主题。《管理行为》有一个基本假定:决策制定过程是理解组织的关键所在。上述种种发展使得这一假定比25年前更可信了。我希望经过扩充的本书新版,能继续帮助关注组织的人更好地理解、更有效地管理这些复杂的社会系统,也就是我们在其中工作的组织。致歉:本书成书时,还没有形成中性代词的写作规范,所以本书通篇都使用他代表人的总称,我只能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不足深表歉意,并尽量在所有新增的评论与延伸部分弥补这种缺陷。
第1版前言本书是我个人在从事公共管理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尝试构造有效研究工具的探索结果。因为我坚信,我们在这个研究领域还没有找到足够的语言和概念工具,对简单的管理型组织进行实事求是的深刻刻画。所谓刻画管理型组织,就是为科学地分析组织结构和组织运营的效益奠定基础。在我读过的各类管理型组织的研究著作中,能抓住并用文字记下组织真正本质的寥寥无几;至于能说服我相信,他们可以提出证据正确地推出关于组织效益的结论或组织改良的建议就更少了。从对本书的预备版本和书中摘选的几篇发表的文章的反响来看,不仅是我,管理领域许多从业者和研究人员都存在这些疑问。这种事态构成了对我们的学科和我们这些科学家的严厉指责。一项化学实验之所以有效,之所以具有科学权威性,原因在于其可重复性。如果不能足够详细地描绘化学实验的可重复性,那么它就站不住脚了。在管理中,我们连说明在管理实验中发生了什么现象的本领都很匮乏,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在得以建立恒定不变的管理原理之前,首先必须能够用文字精确地描述管理型组织的面貌和运转状况。我试图构造一套能够进行上述描述的词汇,本书就记录了我从中得到的结论。这些结论并不构成一种管理理论,因为除了几个假设的结论以外,我没有任何管理原理。如果一定要说本书包含了什么理论的话,那么就只有:决策行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理论的词汇必须从人类抉择的逻辑学和心理学中导出。我希望本书能对三类人发挥作用:首先,从事管理学研究的人,他们可以在本书中找到刻画和分析组织的某些可行方法;其次,实际管理者,他们可以从巴纳德先生的序所说的第三知识层次上,思考管理问题;最后,研究生和大学生,他们可能希望通过对反映了真实管理情境的行为过程进行更周密的研究,来弥补自己课堂知识的不足。
赫伯特·A. 西蒙1946年12月
赫伯特·A.西蒙是唯一一位在管理方面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他在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曾任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教授,自1949年开始,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教授。1975年,他荣获图灵奖计算机科学最高奖;1978年,他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西蒙去世,享年85岁。他的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公共管理》《组织》《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等。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詹正茂译
曾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中国科技大学商学院技术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系统学习过管理学、金融、经济学、传播学、政治学等领域专业知识。曾任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副教授、院长助理,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执行所长等职务,具有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新闻传播等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经验。 从2003年开始从事翻译工作,独立完成和参与组织翻译过多部图书,涉及到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众多领域。曾长期担任《财富》中文版、《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IT经理世界》兼职译者,独立完成翻译几十篇。总翻译字数约为500万字。 知识储备深厚,翻译经验丰富,能够驾驭内容艰深的专业性翻译。
从书赞誉出版说明总 序 席酉民推 荐 序 陈佳贵第4版导言第1版前言致 谢第1章 决策制定和管理型组织·1决策制定和决策执行·2选择与行为·3决策中的价值和事实要素·4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制定·6组织影响模式·9组织的均衡·13本书的安排·14评论与延伸·15第2章 管理理论的某些问题·27某些公认的管理原则·28建立管理理论的方法·40评论与延伸·45第3章 决策的事实要素与价值要素·53事实含义和道德含义的区别·54政策与管理·59术语评注·63结论·64评论与延伸·64第4章 管理行为中的理性·71手段和目的·72备选方案和后果·76价值和可行方案·80理性的定义·82结论·83评论与延伸·84第5章 管理决策心理学·91理性的限度·92个人有目的的行为·96行为的整合·103结论·113评论与延伸·113第6章 组织的均衡·137诱因·138组织参与者的类型·139作为激励的组织目标·139员工参与组织的激励因素·141组织规模和成长产生的价值·143组织均衡与效率·144结论·146评论与延伸·147第7章 权威的角色·171权威·173权威的运用·179命令统一·183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189心理学和权威理论·190结论·191评论与延伸·192第8章 沟通·201沟通的性质和功能·202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204沟通的专门机构·210培训与沟通·213结论·214评论与延伸·215第9章 效率准则·241效率的本质·242对效率准则的批评·250决策中的事实要素·253与效率有关的职能化·255效率和预算·257结论·260评论与延伸·261第10章 忠诚与组织认同·269社会价值与组织价值·270组织认同·274通过组织认同·281结论·284评论与延伸·285第11章 组织的剖析·295复合决策过程·296复合决策过程中的计划和审查过程·302集权与分权·306管理理论的教训·311管理者的角色·314结论·316评论与延伸·317附 录 什么是管理科学·343译者后记·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