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光芒——解放书单十周年精粹
定 价:168 元
时光与书页一同翻过,这一份叫作解放书单的阅读榜单,已经走过10年。
本书即是解放书单10年精选集,从30期的300余篇文章中,臻选100余篇由学者大家撰写的独家书评,以及横跨10年的解放书单副书单的文化侧写和书业记录,涵盖了思政、经济、历史、新知、社科、文学、艺术、城建等多维度视角,展现和印证了解放书单的品质与追求。
人类的记录不仅照得进过去,更是投向未来的光束。书籍是承载记忆和记录的一种独特存在,也因此,阅读充满光芒。
彭卫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
朱爱军,解放日报副总编辑。
寻路·问道
讲好生动故事,感悟难忘历程高渊
这个时代没有超越马克思俞吾金
反腐是一个伟大时代的重要命题周梅森
红色基因,渗透到这座城市的血脉深处张黎明
《共产党宣言》:每个党员的必修课王公龙
历史大转折中经典案例的典型展示李忠杰
用细节真实还原共和国的诞生董伟
从火种到寻路,在历史中感受时代忻平杨阳
历史的见证与现实的回答丁晓平
百年大党的常青之道李俊伟
读懂第二个结合,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底气陈章乐
在历史现场书写转折的胜利密码徐建刚
了解大工程建设的信史黄庆桥
1978,在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上开始破题刘金田
经世·求实
看穿席勒的一扇窗张军
研究经济,只有经济学家已远远不够了托马斯·皮凯蒂巴曙松
对未来的看法,从未像今天这般重要陈宪
企业家精神与千年兴替陈永伟
16位刺猬型大师眼里的市场经济梁小民
回避问题,灰犀牛就会变得愤怒秦朔
重构大航海时代的世界陈永伟
拥有但是分享,利己同时利他诸大建
改革大道上的行与思胡笳落
讲好中国故事,更要讲出中国道理高培勇
不要每次都重回原点何帆
气候问题,如何让510亿变为0许小峰
我们有能力应对下一场全球危机吗梁捷
驶向数字经济的路徐徐展开赵墨非
中国经济转型的三个重要视角吴晨
创造·踏浪
不能跪倒在科学面前江晓原
全社会需要转变对创新的认识巴曙松
不能淹没在工业4.0概念的炒作中郑春荣
一段鲜为人知的科技史饶毅
一幅全新的科技与社会图景刘松
上帝原来是个程序员魏文胜
三磅宇宙的探秘之旅杨雄里
做一个有问题的人郑永春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AI剧本盖瑞·马库斯
胸怀星辰,潜入大海深处黄庆桥
元宇宙:虚拟与现实联通的世界吴晨
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是暗淡的周炳红
如何迈过卡脖子技术这道坎章元
为什么要有国家实验室郑永春
在当今的世界,芯片就是战争本身克里斯·米勒
大语言模型的前世今生与技术奥秘陈晓东
察时·纾惑
生机勃勃的思考,挑战你对生活的惯常看法刘擎
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思考题顾文英
了解我们的背面,就是了解我们自己张继君
融通知识,追问人类存在的意义金恒镳
历史从他们身上走过,就像河流经过重要地点宁肯
清洁城市的他们,能否清洁自己的污名张经纬
人行道上的微小行为,构成城市的微妙信任黄剑波
更要重视的是认知的缺乏李大巍
科技时代的科学求真汪冰
用复杂系统科学解决复杂问题陈清华
寻找日常生活的语法李钧鹏
审视隐私,价值与误区同时存在周辉
走进多元面向的骑手世界王星
二手生活让人远离现实叶祝弟
理解人与技术关系的新世界观郁锋
继往·开来
带给读者煞风景的历史葛兆光
书写最宽广意义上的耶路撒冷历史张倩红
唤起人们对历史的信任脚印
用百姓故事,书写历史纲目许倬云
全球视角看晚明大变局樊树志
曾经的常识里藏着生命的基因鲍鹏山
海权之路,路在何方杨震
了解历史,才能想象一个不同的未来尤瓦尔·赫拉利
大数据时代,阳明心学值得再读姜义华
信仰的力量,就是思想的力量彼得·沃森
专业性与普及性,硬币的两面姜鹏
于无声处听惊雷王升远
用爱与痛,书写阿富汗自己的故事陈保平
于流水中见真章,一部近代中国航运史柯静
相信人类会重新成为整体邹兆辰
讲述中国故事的流动舞台段伟
大笔一挥,变成了两次应许之地王健
走笔·观海
莫迪亚诺的魅力与寓意柳鸣九
人生的一面镜子梁晓声
一本大说的小说张新颖
一个伟大城市永不停息的声音陆建德
我们时代一道迷人的风景线王宏图
文无定法即是文章新法孟繁华
一条运河,两重观看李浩
唯一可以仰仗的是语言阿来
他把莫言写进了故事陈华文
独辟蹊径的红色书写白烨
江南岭南,相看两不厌叶祝弟
亘古的怀恋,别样的乡愁李舫
天地身何往,感激怀知己秦蓁
命的四样写法刘诗宇
循艺·藏美
善于发现美的情怀单霁翔
一把感受王国维灵魂之美的钥匙郑欣淼
中国山川的艺术之书洪再新
艺术即历史,艺术即心印朱良志
人太强势了,自然就会离我们远去王澍
为善于拿来与创造的海派油画存史汪涌豪
巴赫:赞美生命固有的神圣性王纪宴
书法史写作,需走出孤芳自赏圈子张长虹
不知人,无以论诗方笑一
于书法中见个性、见时代、见历史祝勇
通过空间角度重新进入敦煌邹清泉
艺术即历史,是一种真实顾村言
此心安处是吾乡陈凌
一种只关乎艺术创作的野心马凌
营造·更新
营造一座宜居城市是每个人的关注刘刚
若你厌倦伦敦,那你一定厌倦了人生彼得·阿克罗伊德
城市的故事,今天读来仍有意思徐磊青
一座充满哀伤、沉思与奋起的城市何怀宏
巴黎,是什么让她脱颖而出赵晔琴
百货公司,上海摩登里的那页活色生香陈建华
你能改变街道,你就能改变世界珍妮特·萨迪-汗
有上海人,才有上海城市精神沈祖炜
智能城市为谁而建,因何而建?韦青
城市中心的未来潜力沙永杰
区域城市化视阈下的都市转型刘畅
7个空间变迁故事,一部上海史徐锦江
另一种打开副书单精选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品读三种文化,看到怎样的上海
在阅读中,了解人类与疫病的故事
碳中和,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
与传统文化互通互动共情共鸣
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
科创是关键变量,亦是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