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文学现场
定 价:62 元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生的。它在文学内容和创作形式上的变革,及时呼应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文学层面的召唤。中国现代文学的使命意识和先锋姿态,使其与中国传统文学泾渭分明地区别开来。
《回到文学现场》的写作聚焦于“文学现场”等空间场域的研究,着重揭示空间转换、都市境遇、原乡记忆与创作缘起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启蒙姿态、精神遇合、心灵感悟、哲学沉思、文化互鉴、文明反思、城乡书写中,完成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情感体验和学理分析。
丁颖(1975-),辽宁大连人。大连民族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鲁迅研究会会员,辽宁省鲁迅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鲁迅研究。主持省级、市级项目10项,横向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项目4项。在国内省级以上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导论
第一章 转型:现代视域下的空间转换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文化含量
第二节 空间迁移与作家身份
第三节 历史境遇与文学使命
第二章 启蒙:城市境遇下的先锋写作
第一节 壕战之所与批评向度
第二节 启蒙接续与城市批判
第三节 桴桴于海与文化审视
第三章 隐喻:文学想象中的心灵感悟
第一节 主题意象与精神特征
第二节 人生世相与主题隐喻
第三节 巨人之思与价值探寻
第四章 反顾:生命体验中的哲学沉思
第一节 心理流变与文本体现
第二节 心灵冒险与生命醒觉
第三节 虚无体验与哲学对话
第四节 怀旧反顾与独战世俗
第五章 融汇:精神遇合中的文化互鉴
第一节 生命底色与艺术建构
第二节 传统影响与嬗变发展
第三节 精神资源与文化影响
第六章 省思:价值重构中的文明反思
第一节 颠覆重构与反叛传统
第二节 现代转型与精神痛苦
第三节 人生多艰与苦难抗争
第四节 洋场冲突与文明反思
第七章 表意:文学记忆下的城乡书写
第一节 城乡写作与批评范式
第二节 原乡记忆与日常叙事
第三节 乡土伦理与精神文本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