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究中国食文化,探寻舌尖上的中华文化之美。全书对不同朝代、不同季节的食品、俱、烹饪技艺及饮食禁忌进行了系统解析;对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及依托这种环境的食材、食物进行了全面分析,为读者展示出一个多角度、广视野、深层次的中华食文化。
	☆一次回味无穷的中华美食文化之旅。
	☆从钟鸣鼎食到人间烟火,溯源中华饮食,梳理中华饮食文化脉络。
	☆详解八大经典菜系、烹饪技法等,让你轻松读懂庞大的中华文化体系。
	☆细品中华名宴,融入美食的文学作品,感悟底蕴深厚的饮食文化。
	☆图文并茂,版块多样,读来生动有趣、回味无穷。
	☆展开这幅中华饮食文化长卷,定会让你收获颇丰。
 
	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器具、审美风尚、饮食习惯等,是中华文化中最朴素、最生动、最深入生活的文化,也最能引人共鸣、抚慰人心。
	本书追根溯源,从不同层面阐述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容与特点,带你畅享中华饮食文化之旅。
	首先,回望历史,探索饮食之源。从钻木取火到烹谷为粥,从饮食之道到食之四讲,从宫廷御宴到乡野美食,从饮食方法、器具、制度、礼仪中,领略华夏儿女的饮食情怀与饮食追求。
	其次,分门别类,探究中华饮食体系。依次认识中华饮食的蒸、煮、炖、煎、炒、烧、烤、烩等丰富多彩的烹饪技法,极具地方特色的鲁菜、徽菜、川菜、湘菜、苏菜、闽菜、浙菜、粤菜八大菜系,以及各类鲜香小料、小吃、汤羹,从中体味饮食风尚。
	最后,以美食为介,体悟饮食文化。品味节令美食,品读精美诗词、经典古籍中的饮食故事,寻觅历史绵长的饮食时光,探寻中华饮食背后的风土人情、文化典故。
	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语言清丽,兼具知识性与文化性。书中特别设置“趣味食事”“百味知源”板块,讲述饮食背后的人物、故事、情怀与风俗,使本书更加生动有趣,可读性强。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华饮食是中华儿女的生存之本,凝聚了中华儿女的创造智慧与精神追求。阅读本书,发现饮食背后的文化秘密,相信你定会收获颇多、回味无穷。
 
	辛灵美,副教授,山东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旅游等方向。对地方特色饮食习俗研究颇深,著有作品《聊城饮食文化》。
 
	第一章 饮食溯源,民以食为天 
	从钻木取火到烹谷为粥
	诸子百家,饮食之道
	食之四讲——色、香、味、形
	菜肴命名:如诗如画,寓意吉祥
	宫廷御宴,奢华大气
	食在乡野,人间至味是清欢
	第二章 雕盘绮食,礼义生富足 
	古人是如何做饭的
	藏在饮食器具里的饮食文化
	分餐与合餐
	宴饮与座次礼仪
	第三章 不同烹饪,技高味悠长 
	蒸、煮、炖
	煎、炸、炒
	烧、烤、熏
	卤、汆、贴
	烩、熘、煸
	第四章 八大菜系,聚地方特色 
	鲁菜:真材实料,味纯鲜嫩
	徽菜:原汁原味,古朴典雅
	川菜:百菜百味,无辣不欢
	湘菜:入味浓郁,咸辣酸香
	苏菜:精美细致,色艳味鲜
	闽菜:万里飘香,变化万千
	浙菜:选料时鲜,品食忘归
	粤菜:博采众长,常吃常新
	第五章 鲜料小食,浓缩百味人生 
	调料
	干果
	蜜饯
	酱菜
	糕点
	汤羹
	第六章 人间烟火,最抚凡人心 
	古人对美食的雅称
	南米北面,四季有别
	节令美食
	民间食俗
	地方美食特产
	第七章 缱绻“食”光,绵延流长 
	中华名宴
	古诗词中的美食、酒、茶
	苏轼与东坡肉
	乾隆与鱼头豆腐
	《红楼梦》里的珍馐美馔
	三国美食家
	梁山好汉的酒与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