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腹地的四金之国(乌兹别克斯坦)(精)/走进一带一路丛书
定 价:59 元
丛书名:走进一带一路丛书
- 作者:劳灵珊,苏畅著
- 出版时间:2023/9/1
- ISBN:9787517847946
- 出 版 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936.2
- 页码:203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32开
-
商品库位: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地处中亚腹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智慧的人民。自独立以来,乌兹别克斯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顺利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中乌两国自古以来就因“丝绸之路”而紧紧相连,而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两国更是会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引领下,继续深入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本书将带领读者,从历史出发,着眼于现实,聚焦“一带一路”下的中乌友谊和浙乌合作,展现一个立体丰富的乌兹别克斯坦。
自古以来,河流往往意
味着文明的诞生。流经中
亚地区的阿姆河和锡尔河
也如同其他河流一样,完
成了自己孕育文明的使命
。这两条河分别发源于帕
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向
西北汇入咸海。这一流域
在汉唐时期被称为“河中之
地”,是古代中亚文明的发
祥地。然而,这片曾经水
草肥美、文化繁荣的地区
却也因自己的辉煌而受到
强权的觊觎,饱受战争摧
残。幸运的是,经过岁月
的不断洗礼,这两条标志
着文明和希望的大河依旧
奔流不息,它们正在滋养
着全新的现代国家。更令
人欣慰的是,在新文化诞
生的同时,这里仍然保留
了很多引人入胜的古城与
恢宏的历史建筑,还流传
着大量传统手工艺。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阿姆
河一锡尔河这条“两河”文明
走廊的大部分地区,是亚
洲腹地中的腹地。乌兹别
克斯坦拥有古代丝绸之路
上的许多重镇,是中亚历
史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国
家。在它的国土上有着数
千处古迹、遗址,一些博
物馆里还保存着许多珍贵
的文物和大量珍贵的手稿
。就像日本被视为“菊与刀”
的国家那样,乌兹别克斯
坦可以用“桑与棉”来概括。
制丝的蚕桑、纺织的棉花—
—曾经是那个时代中亚地区
的主角,那些精美的丝和
棉制品随着古代粟特人的
步伐,通过丝绸之路走南
闯北。棉花是乌兹别克斯
坦的名片。这里有世界上
最有名的绿洲长绒棉产区
,雪山融水的灌溉,加上
充足的光热、略带碱性的
荒漠土壤,非常适合棉花
生长。在亚洲古文明交相
辉映的过程中,棉是这片
土地直接的见证者。棉花
不仅仅是一种农作物,千
百年来还深刻影响了当地
人的生活。今天,古丝绸
之路虽已不再辉煌,但中
亚,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
的蚕桑与棉纺织业,仍发
挥着余热。除了棉花,乌
兹别克斯坦还有丰富的黄
金、石油、天然气等自然
资源,这三者与棉花并称
为黄、黑、蓝、白“四金”,
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支柱产
业,乌兹别克斯坦也以中
亚的“四金之国”之名享誉世
界。
乌兹别克斯坦历史悠久
,这片土地上很早就有了
人类活动。9至11世纪,乌
兹别克先民们建立了喀喇
汗王朝、伽色尼王朝等。
13世纪,今乌兹别克斯坦
所在的河中之地被蒙古人
征服。14世纪中叶,帖木
儿建立了以撒马尔罕为首
都的庞大帝国。16至18世
纪,乌兹别克人建立布哈
拉汗国、希瓦汗国和浩罕
汗国。19世纪60至70年代
,部分领土并入俄罗斯。
1917年至1918年间,中亚
地区纷纷建立苏维埃政权
。1924年,乌兹别克苏维
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
在苏联解体危机影响下,
1991年8月31日,共和国宣
布独立,从当年9月1日起
正式脱离苏联,成为独立
的主权国家,国名为乌兹
别克斯坦共和国。1991年
12月,乌兹别克斯坦以独
立主权国家的身份加入独
联体。和许多其他独联体
经济体一样,乌兹别克斯
坦经济在转型的头几年里
有所下滑,但得益于较为
稳定的政局和渐进的改革
模式,1995年后社会发展
,经济开始复苏,被认为
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道路平稳转型的独特范例
,形成了“乌兹别克斯坦经
济改革模式”。
乌兹别克斯坦通过丝绸
之路历来与中国保持着悠
久的友好联系。如今,在“
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下,
中乌两国更是精诚合作,
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
深入的全方位合作。但是
,我们对这个神秘的中亚
国度究竟有多少了解呢?
在这片古老的中亚绿洲上
曾经出现过哪些政权?强
大的帖木儿帝国为何最终
会衰落?乌兹别克民族到
底是在什么时候、在哪些
因素推动下最终形成的?
沙皇俄国是怎么征服中亚
诸国的?乌兹别克苏维埃
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是
否标志着它已经成为一个
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了?
在苏联解体危机影响下,
乌兹别克政府是如何排除
万难开启自己的全新历史
篇章的?独立之后的乌兹
别克斯坦在政治、经济、
外交、教育、语言政策、
民生保障、旅游开发等方
面都遇到了哪些挑战,抓
住了哪些机遇?乌兹别克
斯坦与中国的关系如何?
它是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
议的?在这个倡议下中乌
两国已经开展了哪些合作
,取得了什么成效,未来
又将把重点放在何处?乌
兹别克斯坦与浙江有无交
往,有没有亮眼的合作成
果?
本书将带领读者,从历
史出发,着眼于现实,聚
焦“一带一路”下的中乌友谊
和浙乌合作,展现一个立
体丰富的乌兹别克斯坦。
苏畅,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亚政治与安全问题、中亚伊斯兰教、中亚极端主义问题,发表及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百余篇。出版专著《中亚宗教极端势力研究》(独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合作组织研究》(合著)、《俄美新较量——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合著)、《中亚传统社会结构》(合著)。发表论文《中亚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由来及应对》《中亚国家政治风险量化分析》《伊斯兰解放党与中亚安全》 《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其他课题数10项,获院级奖10余项。
开篇
上篇 古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国度
更迭交错的中亚绿洲古国
强大的帖木儿帝国
乌兹别克民族的最终形成
沙俄的征服
成为苏联的一分子
自由飞翔的吉祥鸟
中篇 历史积淀下的现代国家
政局逐渐稳定
拒绝“休克疗法”
独立主权国家的对外交往
历经改革的国民教育
语言也是一种国家实力
民生问题无小事
撒马尔罕的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大学
下篇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故事
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
云时代下共建数字丝绸之路
落户锡尔河畔的浙江工业园区
循着丝路而来的乌兹别克朋友们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