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瑶山西侧中南段铅锌矿成矿环境及勘查技术方法》内容包括盘龙铅锌矿床、妙皇铜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及找矿技术方法;大团。司律。盘龙、南洞。双桂。古富、王铎。新造、马黎。花侯,盘古4处找矿预测区及翻山铅锌矿靶区、大团铅锌矿靶区、司律铅锌矿靶区、双桂铅锌矿靶区、南洞铅锌矿靶区、古富铅锌矿靶区、那界铅锌矿靶区、王铎铅锌矿靶区、新造铅锌矿靶区、马黎铅锌银矿靶区、山定铅锌矿靶区、盘古铜铅锌银矿靶区等12处找矿靶区,认定翻山铅锌矿靶区具有大型找矿远景。
《广西大瑶山西侧中南段铅锌矿成矿环境及勘查技术方法》可供从事矿产资源勘查的科研、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程地质勘查、地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由于多年来景观条件特殊和地质工作投入不足,广西大瑶山西侧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矿产勘查工作与区内其他地区相比(如丹池地区)仍相对滞后,不仅影响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其工业布局也因资源短缺受到一定影响。21世纪以来,国家、社会逐步加大了对该地区地质勘查资金的投入,找矿成果逐渐显现。
本书是作者承担的矿山找矿项目和在国家财政资金资助下勘查取得的成果及作者总结实际工作勘查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理论及分析参阅大量文献资料撰写而成。
本书内容侧重于地质找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以往地质成果的综合分析,总结大瑶山西侧中南段的成矿特点、矿化类型和主要控矿因素;(2)划分研究区成矿区带,评价各区带找矿潜力,并对各区带的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进行分析;(3)研究喀斯特景观区的勘查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化探、物探、遥感3个方面;(4)优选找矿靶区,并对靶区提出大比例尺、物化探、遥感综合方法勘查和工程验证工作建议。
与广西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相比,大瑶山西侧铅锌-重晶石成矿带的基础地质工作、研究程度和找矿成果都相差甚远。因此,本书的综合性地质研究、成矿规律研究、找矿方法技术研究,对于该地区今后的找矿工作部署及勘查方法的选择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矿产资源勘查的科研、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程地质勘查、地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目录1绪论1.1测区交通位置、范围1.2测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1.2.1自然地理概况1.2.2经济概况及社会发展现状1.2.3矿产资源开发对大瑶山西侧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1.3以往地质工作程度1.3.1以往基础地质工作程度1.3.2矿产资源勘查研究状况2成矿地质背景2.1区域大地构造环境2.2成矿地质背景2.2.1区域地质构造背景2.2.2主要地层分布特点2.2.3岩浆岩及岩浆系列特点2.2.4变质作用2.3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2.3.1区域地球物理特征2.3.2区域地球化学特征2.4遥感地质特征3测区成矿特点、矿化类型、控矿因素3.1铅锌矿成矿特点3.1.1现有矿产资源基本状况3.1.2已知主要金属矿产规模及主攻矿种3.2主要矿化类型及特点3.2.1主要矿化类型3.2.2已知矿种矿产规模与矿化类型的关系及对找矿潜力的评价3.2.3主要矿化类型矿床特征与成矿系列3.3主要控矿因素3.3.1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3.3.2泥盆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关系3.3.3岩浆及对区内内生矿床时空的控制作用3.3.4矿源层演化特点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4成矿区带划分及找矿潜力评价4.1成矿区带的划分4.1.1成矿区带的划分原则4.1.2主要成矿区带的划分4.1.3成矿区带的成矿地质背景及产出特点4.2找矿潜力评估4.2.1矿产资源状况4.2.2成矿系列特征4.2.3典型矿床实例5大瑶山西侧中南段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5.1找矿标志5.2成矿带成矿规律5.2.1波吉-司律成矿亚带成矿规律5.2.2新造-乐梅成矿亚带成矿规律5.2.3桐木-寺村成矿亚带成矿规律5.2.4矿化富集规律5.2.5成矿模式5.2.6矿床的预测要素及预测模式分析6大瑶山西侧中段勘查技术方法6.1地质填图法6.2地球化学找矿法6.3地球物理探矿方法6.3.1高密度电法测量6.3.2激发极化法(IP)测量6.3.3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测量6.3.4激电测井6.3.5取得成果6.4遥感技术6.5工程技术方法6.6找矿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7成矿预测7.1找矿模型的建立7.1.1找矿模型的基本内容7.1.2找矿模型的分类7.2找矿预测区优选7.2.1大团-司律-盘龙铅锌找矿预测区7.2.2南洞-双桂-古富铅锌找矿预测区7.2.3王铎-新造铅锌找矿预测区7.2.4马黎-花侯-盘古铅锌找矿预测区7.3重点找矿靶区勘查评价7.3.1盘龙-翻山铅锌矿靶区7.3.2双桂铅锌矿靶区7.3.3南洞铅锌矿靶区7.3.4那界铅锌矿靶区7.3.5古富铅锌矿靶区7.3.6马黎铅锌矿靶区7.3.7盘古铜铅锌银矿靶区7.3.8找矿思路探讨7.4找矿总结及建议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