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新教师修炼指南,资深教师进阶必备。 
书稿第一部分是个人教育成长叙事。作者就是一个典型的成长样本。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第二部分,结合典型案例,详解教师成长“五字诀”。照此努力,教师就能不断成长。第三部分,分析总结成熟教师、优秀教师的成长经验,聚焦 “成长须规划”,提供了一个包括六项内容的优秀教师成长模型,能助力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 
这是一本有趣、有用的“教师成长学”著作,其中有很多“拿来就能用”的有效成长法。本书适合中小学教师、班主任培训,也适合教育工作者阅读。
冯卫东,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曾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研究成果获江苏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著有《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等。
前言 
上篇︱成长即生活:我的“开门七件事” 
一、柴——做点燃自己生命的燧人氏 
枯木日久见火心 
余生只好这一口 
做成长的“瘾君子” 
二、米——稳住基本盘 
青涩之岁月,知耻而后奋 
吾生也有涯,习“功”无穷期 
“长城”永“仰止”,基座须夯实 
三、油——迷恋“我们”的成长 
大气平和,心向往之 
“鼯鼠五能”,且怍且荣 
聚成“我们”,乐在其间 
四、盐——修得深沉,拒绝浮浅 
宁学清溪浅,不作泥沼深 
让心灵多“呆”一会儿 
用儒雅的气质“对长相负责” 
五、酱——因酿而鲜 
“我的大学在心间” 
把“心间”改造成一间磨坊 
做一只勤劳的“懒蚂蚁” 
六、醋——保持必要的成长焦虑 
适度焦虑是朝优向美的内驱力 
少与人争,多和己比 
站成“一棵长满可能的树” 
七、茶——放缓脚步,等待灵魂 
“吃茶去”,让线性时间空间化 
成长是一种慢的艺术 
在“捂·焐·悟·晤”中向规律靠拢 
中篇︱成长见知行:名师教给我们“五字诀” 
八、学——每天都是“4·23” 
与同学“同学”,为“真教”而学 
向以学为主的专家转变 
不做追风者,要做踏浪人 
九、思——所有的事都可以思 
思考,像呼吸一样自然 
抽象,触摸无限的脉动 
莫做蝜蝂,要做蜘蛛 
十、行——把更多的事情磨成典藏版 
“知道能行”,方有道行 
“重要他人”“关键事件”其实是自赋的 
多做“实验”,对明天有期待 
十一、著——为自己多活一辈子 
在写中学会写 
让“好课”成为“好作品” 
做好全身运动,建好系统工程 
十二、晤——把自己打开 
想什么是看出来的 
敢问才能“入时” 
用他人来成长自己 
下篇︱成长须规划:做一个满血复活的“六一”居士 
十三、保有一股“成功再建功”的“精气神” 
改造我们的“三观” 
幸福是苦出来的 
在青春的接力中走出让自己吃惊的我 
十四、倡行一种“对、像、行”的教学主张 
聚精,才能会神 
从实践中来,再把实践带向明亮那方 
要百搭,而不要白搭 
十五、做实一个与教学主张相呼应的课题 
“完美互逆”铸就合金品格 
用合金锻成有思想的技术 
把“立项权”攥紧在自己手里 
十六、写一本基于课题、指向主张的专著 
人人写书,“非不能也” 
用写专著的任务进行“逆向成长设计” 
没有黄金屋,却有登峰梯 
十七、建成一支朝向一致、坚强有力的队伍 
领跑,让自己跑到更领先的位置 
带领他们去没有去过的地方 
优秀教师说到底是自己成长的 
十八、培育一项“诱导”自己、继往开来的成果 
“为儿童的学习”应是成果培育的第一动力 
在“后瞻”与“前瞻”的交互中“高瞻” 
是成长之果,也是成长之阶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