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划分单位是一个个政权(朝代)的存在与消亡。而且是由时间坐标串连起来的,不能断裂。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如果没有时间坐标的定位,就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本书自上古时期开始,用时间为轴,依次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政权的坐标位置,能让读者清晰准确地了解中国历史上各个政权的更替节奏和过程,对重要的人物也辅以文字简介(包括常规24史之外的政权形式)。本作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上古时期到清朝结束,是传统的大一统政权。第二部分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少数民族政权(如十六国时期和北魏、辽国及金、夏等)。第三部分是在周朝时期的部分重要封国(如鲁国、晋国等),因为虽然只是从属于周朝,但各自有不同的政权特征,并且产生的事件与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前 言
学历史其实并不难。
小时候我们都爱听故事。从字义上说,故既有过去的意思,也有原因的意思。所以故事,顾名思义就是过去的事。英语的历史单词是history,其中也包涵了story(故事)一词。
构成故事的要素,不外乎时间、人物与地点。中国的故事,地点当然都在中国,所以, 中国历史可以定义为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发生的不同的故事。而这一个个看似孤立的故事,细细品读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把这些联系都穿在一起的,就是时间。
讲故事时可以说很久很久以前……,表示在时间上很不确定。但是在叙述历史时就不能这样模糊了,必须要确定一个准确的时间节点。
因此,学习历史首先要弄明白,任何一件事或一个人都可以在时间坐标上找到对应的位置,没有谁是可以凭空存在的。不同的时间节点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即不同的朝代)。各个朝代的区别,除去经济形式、科技水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这些学术性很强的原因外,还在于不同时期统治集团的整体特征和拥有最高权力的帝王的个人特征,甚至帝王的性格,他的用人方法、行事风格等,都能影响到权力的承继或朝代的更迭,从而演化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
弄清楚这一点就会明白,中国的历史就像是一颗颗珍珠,被时间这条线穿在一起,上下相承,前后有序且彼此关联。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没有时间这条线的维系,那些璀璨的珍珠就会散落一地,无凭无据,无法厘清。
本书就是以时间作为纵向坐标,用一个个朝代的主要政治人物作为横向坐标,用图表的方式,让读者对中国历史在时间线和代表人物上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并通过简要的文字,介绍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基本特征,为初学者更深入地学习提供一个入门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