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我们介绍了日本育儿现场的丰富案例, 解答了以上问题, 并借此呼吁家长们缓解焦虑情绪, 减轻孩子们不必要的负担, 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因现代社会的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等原因, 产生过度的焦虑情绪, 从而给孩子们安排严重超过他们承受能力的学习任务, 那么在这种重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能变成什么样呢? 严厉到何种程度就算是“重压”呢? 父母应该怎样缓解孩子们的压力呢?
一位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的女医师,曾在自白书中毫无保留地叙述了自己痛苦至极的人生经历。父母从小否定她的全部人格,以至于她长大后患上了心理疾病,失去了社会精英的身份地位,吸食镇静剂成瘾,先后八次住进精神病医院,自杀未遂足足三十次。
当女儿考上东京大学,通过考试拿下行医执照时,她的父母一定非常自豪,坚信自己稍显严格的教育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但他们显然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女儿在无尽的煎熬中苦苦挣扎,为什么父母偏偏察觉不到?为什么他们要把女儿逼到那般地步?觉得自己仿佛行尸走肉。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恋爱中,人际关系都是矛盾重重。总是烦躁易怒,自己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如果你有这样的烦恼,说不定你也是教育虐待的受害者。
教育虐待指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过度管教或教育子女。《每日新闻》在2012年8月23日发表的一篇报道提到,强迫孩子以超过其承受极限的强度学习就是一种教育虐待。
近年来,教育虐待一词频频登上各路媒体。莫非教育虐待的发生率正在上升?
谁也不知道。如前所述,教育虐待并不是近来才有的新鲜事。只是近的教育虐待似乎呈现出了日趋复杂的结构,而这正是问题的核心。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热衷教育的家长只需要考虑如何把孩子送进名牌大学就行了。哪怕孩子长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豆芽菜也没关系,只要能考出好成绩,获得高学历这一光鲜亮丽的包装???????,家长们便能心满意足。
因为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而厉声责骂,怎么教都不会,急得动了手……想必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说不定,许多人就是在这样的打骂中长大的。
这算不算教育虐待?严厉与教育虐待的分界线在哪里?教育虐待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在教育虐待中长大的孩子会走上怎样的人生路?……
揭示教育虐待的阴暗面,正是本书的主旨。
第1章至第3章详细呈现了我亲自采访的教育虐待事例。第4章则将话筒转向日本儿童庇护所的运营方,请他们讲述骇人听闻的教育虐待实例。在第5章中,我将与各位读者一同追溯教育虐待一词的由来。第6章聚焦将孩子逼上绝路的父母的内心世界。第7章将深度剖析诱发教育虐待的结构性问题,即社会与家庭?·????的功能失调?????·。第8章从儿童人权的角度出发,探讨成年人可以做些什么。
如果你是教育虐待的受害者,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客观看待过去的经历,冲破昔日的牢笼。如果你担心自己成为教育虐待的实施者,也希望这本书能为缓解焦虑尽绵薄之力。
太田敏正
日本著名教育记者,曾任杂志编辑,后在私立小学任教,现为自由撰稿人,为多家报刊专栏供稿。以其长期追踪教育现场的执著、大胆的切入点和细腻的考察分析,在日本教育界极受好评。出版教育类著作70余部,包括《东大女子》《何谓名门学校》《塾历社会》等。
曹逸冰(译者)
资深日语译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日语专业,后于北京语言大学取得同声传译硕士学位。译有《无理时代》《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森林、冰河与鲸》《全员嫌疑人》《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等上百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