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贬谪诗的主题取向,或抒发孤闷、思乡、叹老之怀,或表达用世、愤世之心,或书写酬赠、安闲之意,或咏史纪事、记写边地风物等;创作特征以感伤为主基调,具有情真意切的抒情指向,多元的创作风格,少有的理趣、豪直,表现出延承与发展兼具的特点。明代仕宦文人的贬谪心态,或孤独感伤,或漂泊思乡,或忠心不遇,或恐惧不安,或乐闲崇道,呈现出共性与个性共存、复杂而幽微的特点。研究明代贬谪诗有助于深入了解明代的社会文化与士人的生命形态。
刘英波,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在《文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中国韵文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已出版《明代“吴中”“关中”散曲史论》等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级社科基金项目多项;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