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标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以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满足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这是政府规范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开展专业评估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职业教育教研机构指导学校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评价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是学校进行专业建设、规范化办学的基本依据,也是确定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科目和考纲的重要依据。适用于我省实施学历教育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三)培养目标
(四)人才规格
(五)职业领域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七)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八)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九)成绩考核
(十)说明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主干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标准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会计工作岗位模拟实训》课程标准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标准
《金融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标准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设置标准
(一)师资队伍
(二)教学文件
(三)教学管理
(四)教学条件
附件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与开发报告
后记
2.教学建议
(1)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内容较多,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因此讲授时要突出重点,繁简适当。为提高教学效率,应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
(2)讲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知识时,要结合具体财务会计软件和典型会计业务;讲解操作过程方法时,教师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3)建议业务模块的教学要与企业财务会计相应内容或单项会计模拟实验同步教学。
(4)强化上机实验环节是真正学好本课程的关键。要求学生在上机之前,首先准备好实验资料。上机实验时,要按规定步骤进行操作,要充分利用有限的上机时间,使得理论和实际结合更加密切,提高动手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5)建议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诚实守信、恪守规则、认真负责、严谨踏实、沟通合作。
(6)建议每一位会计教师都应是“双师”型教师。可考虑组织安排老师到企业就任财务岗位,实现老师到“财务人员”的角色转换,丰富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
(7)建议任课教师通过手机、计算机网络、作业、学生座谈等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效果,适时作出调整。
(8)教学时数安排是指导性的,任课教师在执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3.教材编写建议
(1)《会计电算化》教材应根据本课程标准编写。
(2)教材的编写应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必须、够用”为原则,降低理论难度,适用性强。教材的文字表述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版面设计活泼,内容展现尽可能图文并茂,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有助于学生自学。
(3)教材的编写应把相应的案例和实际业务习题融入教材,使得教材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更加突出操作,针对性强,更能强调财务软件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教材的编写应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以任务为引领,以实践为导向,尽量形成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要有层次性。同时要结合初级会计电算化证书的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5)教材的编写应与时俱进,把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