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觉醒(吉林省文化发展100年)(精)/建党百年吉林丛书
定 价:58 元
丛书名:建党百年吉林丛书
- 作者:丁晓燕著,吴永华编
- 出版时间:2021/6/1
- ISBN:9787547278017
- 出 版 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G127.34
- 页码:214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这里面的人不是抽象的人,离群索居的人,而是活生生的人,现实中的人,历史中的人。在建党百年之际,本书拟记录描绘吉林省从建党1921年左右的一千万到今天的2700万人依托文化的存在方式的历程。具体内容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南,梳理百年来的吉林文化发展脉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文物保护、非遗传承等文化领域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要里程碑、重大成就,勾勒其历史进程与画卷,以此致敬建党百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年以来,吉林文化建设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不负时
代的召唤,通过各种艺术形
式凝聚力量、鼓舞人心,激
励吉林人民投身民族解放、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
事业。在这100年中,吉林
的爱国志士、进步人士以及
一代又一代文化工作者为传
承吉林优秀传统文化,弘扬
吉林文化精神,推动吉林文
化发展付出了心血和努力,
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吉
林文化事业深深植根于吉林
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继
承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和
顽强拼搏的吉林文化精神,
在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
满足吉林人民文化需求的实
践中,走出了一条繁荣发展
的文化建设之路。
一、100年来吉林文化发
展的历程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
成立至今,吉林文化发展经
历了四个时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的吉林省文化(1921—
1949)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
成立到1949年10月新中国
成立,吉林文化建设历经坎
坷曲折,在抗争中艰难前行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以及马克思主义在吉林的传
播,1926年9月起,中国共
产党长春支部、中国共产党
吉林支部、中国共产党柳河
支部等吉林党组织相继成立
。在吉林党组织的领导下,
自九一八事变之日起,吉林
人民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抗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贯穿这一
时期的文化主题是爱国主义
。在爱国主义感召下,许多
爱国进步社团纷纷涌现,它
们所编演的戏剧和创作的歌
舞鼓舞了吉林人民斗争的士
气,文艺创作在抗争中艰难
发展。在战火中辗转创立的
东北电影制片厂,创造了新
中国电影史的七个第一的纪
录。新闻出版广电事业初露
头角,党创办的进步报刊、
兴办的书店等出版机构和创
建的广播电台发挥了战斗堡
垒作用。在群众文化事业方
面,在党创建的各种文艺群
团组织的带领下,庆祝抗日
战争胜利、歌颂中国共产党
和表达当家做主喜悦心情的
群众文化活动遍及吉林大地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时期的吉林省文化
(1949—1978)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
百废待兴。1949年7月召开
的第一次文代会,明确了文
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
兵服务的方针,作为发展新
中国人民文艺的基本方针。
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
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正式
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
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
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
鸣”。在“二为”方向和“双百
”方针的鼓舞下,吉林文化
建设进入了逐步发展的阶段
。伴随着专业文化艺术团体
的建立,吉林省的文艺工作
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各
种曲种、剧种不一而足,歌
舞初绽光彩,二人转乘势发
展,文艺创作呈现了欣欣向
荣的景象。作为“新中国电
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
厂诞生了许多红色荧幕经典
。新闻出版广电事业蓄势待
发,广播、电视、新闻、报
纸等弘扬时代精神、紧随时
代步伐,动员组织吉林人民
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
文化事业方面,基础设施建
设全面开展,公共文化场馆
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城乡
群众文化网络初步形成,文
博事业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吉
林省文化(1978—2012)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
义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时期。
在改革开放这一大的时代背
景下,吉林文化建设进入了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979
年10月,在第四次全国文代
会上所作的《祝辞》中,邓
小平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
贯彻“双百”方针。以“双百”
方针为创作导向,吉林文化
工作者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
。电影、电视剧、二人转、
歌舞、吉剧等领域涌现出一
大批优秀作品,形成了风靡
全国的“吉林文化现象”。党
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
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党的
十六大报告明确区分了文化
事业与文化产业,开创了文
化建设新格局。在这一顶层
设计的指导下,吉林省一批
国有、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崛
起;围绕“吉林文化现象”形
成了一批极具特色的吉林特
色文化产业品牌;成功打造
了一系列***文化产业示
范园区和基地。党的十七大
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之一。由此,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建设成为吉林文化发展
的重要战略。以图书馆联盟
的组建,公共文化场馆的免
费开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工程的实施,广播电视村村
通的实现,文化惠民工程的
实施为抓手,吉林省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文物保护工作积极贯彻“保
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
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各
项文博事业有序发展,在考
古发掘、入选***遗产名
录、省市县三级非遗名录体
系建立以及满族说部抢救保
护方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
成就。
……
(三)文化建设必须立
足吉林特色文化
吉林历史悠久,文化源
远流长。体现先民自强不息
精神的农耕文化、渔猎文化
和游牧文化等传统文化,以
东北抗联精神和杨靖宇精神
为主体的革命文化,反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吉林省文化(1921—1949)
第一节 文艺创作艰难前行
第二节 电影事业如火如荼
第三节 新闻出版事业初露头角
第四节 群众文化事业顺势而生
第二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吉林省文化(1949—1978)
第一节 文艺创作空前繁荣
第二节 电影事业蓬勃发展
第三节 新闻出版广电事业蓄势待发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初步发展
第三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吉林省文化(1978—2012)
第一节 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第三节 文博事业扎实推进
第四节 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吉林省文化(2012至今)
第一节 艺术创作再创辉煌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第三节 文博事业深入发展
第四节 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第五节 文旅融合协同共赢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