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多元治理、财政政策与乡村振兴

多元治理、财政政策与乡村振兴

定  价:46 元

  • 作者:秦聪
  • 出版时间:2022/9/1
  • ISBN:9787518977932
  • 出 版 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320.3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9
7
9
8
7
7
7
5
9
1
3
8
2

长期以来,学术界和各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优化完善国家治理模式,以有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过去数十年间,世界各国政府的治理方式经历了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治理主体经历了由一元(仅依赖于政府)向多元(政府、社会组织和基层民众共同参与)的转变;治理模式则经历了由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向自下而上(基层民众主导),进而寻求上下融合的转变。中国国家治理的发展也大致遵循了上述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体系,由早期政府主导的管理式向政府、社会组织和基层民众共同参与的治理式转变,并分别实践了自上而下治理模式(如西部大开发政策和集中连片特困区政策)、自下而上治理模式(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上下融合治理模式(如农村发展扶贫项目)。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仍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鉴于我国的贫困人口多集中分布在乡村地区,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成为疏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于2017年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于次年2月公布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来全面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中,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列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目标,成为多元治理模式在乡村基层的延伸。
从我国国情来看,多元治理和乡村振兴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是一脉相承的。以往研究对两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和简单统计描述上,鲜有将两者放在统一的研究框架下进行分析,因而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多元治理各模式的实际效果如何?现实中哪些因素影响了多元治理效果的发挥?如何优化完善多元治理以便更有效地推动乡村振兴?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项研究立足我国实践,科学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较为全面地揭示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融合等3种多元治理模式的效果和作用机制,为优化完善我国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启示。
本研究共分为7个部分:第1部分为导论,第2部分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第3部分和第4部分分别以西部大开发政策和集中连片特困区政策为切入点,研究了自上而下治理模式中由中央到省和由中央到县的治理方式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第5部分旨在深入剖析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的影响,借此研究自下而上治理模式的效果,为优化完善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提供良好的理论借鉴;第6部分旨在考察农村发展扶贫项目对农户增收的影响,由此重点探讨上下融合治理模式的成效及其作用机制;第7部分对前文进行总结并讨论其政策含义。
本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多层级官员激励与地方经济增长:地方政府治理视角下的实证分析(72003187)的资助。本研究以我的博士论文为基本框架,其中,基于部分章节形成的学术论文已经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和European Economic Review等期刊上,其余未发表章节也已在项目资助下完成了大幅修改,形成了规范的学术论文。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均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国家治理和乡村振兴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同样是层出不穷;鉴于此,从任何一个视角试图穷尽两者的关系都难免是杯水车薪的,甚至有以偏概全之嫌。尽管本研究也不例外,但希望所提出的研究框架能为国家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