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8~前50年,恺撒对高卢发动了残酷的战争,此战主要目的是建功扬威,可他的做法遭到元老院强烈反对。压力之下,擅长笼络人心的恺撒写下了《高卢战记》。这件流传两千年、让欧洲高中生又爱又怕的文学瑰宝,彼时还主要是一份面向罗马公众的精心辩白。恺撒为何能操纵读者?书中哪些地方避实就虚、粉饰现实,哪些地方又微言大义、暗作褒贬?古典文学教授绍尔比照史实,深入剖析恺撒在体裁选择、视角转换、修辞技巧上,如何巧妙而隐秘地合法化其行为、美化其形象、升华其军功,从而赢得古今读者的支持。
[德]马库斯·绍尔(Markus Schauer),班贝格大学古典文学教授,研究重点为古希腊罗马悲剧、共和国晚期的散文、奥古斯都时期的诗歌、拉丁文语法、成长小说、古典语言修辞学、新拉丁语、自然科学史等。翁庆园,在德国从事媒体和传播行业,负责数据分析和翻译等工作,现就职于鸿盟集团(Omnicon)旗下凯旋公关公司(Ketch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