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缎子鞋》是法国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发表于1929年,是克洛岱尔最著名的剧本,以其史诗般的规格和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在法国20世纪戏剧中占有显著地位。全剧以16世纪西班牙对外扩张的故事为题材,以全世界为舞台,呈现了当时称霸欧洲的西班牙帝国野心勃勃,充满进取和开拓的精神风貌。全剧虽然以罗得里格与普萝艾丝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但却突破单一戏剧和舞台的界限,而把16、17世纪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时代特色展现出来,大航海时代的政治、外交、征战、爱情以及宗教等都是本剧的有机组成,共同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历史画面。
保尔?克洛岱尔(1868-1955),法国诗人、剧作家。象征主义诗歌、戏剧的代表人物,早年受兰波的影响,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感。他将宗教的美学趣味推上戏剧舞台并赋予作品现代色彩。克洛岱尔一生笔耕不辍,著作丰厚,他的戏剧作品主要有《金头》《城市》《交换》《第七日的休息》《正午的分界》《给圣母玛利亚报信》,三部曲《人质》《硬面包》《受辱之父》,《缎子鞋》等。
余中先,1954年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作家。《世界文学》前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巴黎第四大学博士学位。长年从事法国文学作品译介工作,翻译了奈瓦尔、克洛代尔、阿波利奈尔、贝克特、克洛德?西蒙、罗伯-格里耶、昆德拉等人的小说、戏剧等作品三十余部。曾获法国授予的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18年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
简目:
第一幕
第一场报幕人、耶稣会神甫
第二场堂佩拉日、堂巴尔塔萨
第三场堂卡米耶、堂娜普萝艾斯
第四场堂娜伊莎贝尔、堂路易斯
第五场堂娜普萝艾斯、堂巴尔塔萨
第六场国王、掌玺大臣
第七场堂罗德里格、中国仆人
第八场黑女人若巴尔巴拉、那不勒斯士官
第九场堂费尔南德、堂罗德里格、堂娜伊莎贝尔、中国仆人
第十场堂娜普萝艾斯、堂娜缪西卡
第十一场黑女人、(随后)中国人
第十二场守护天使、堂娜普萝艾斯
第十三场堂巴尔塔萨、旗手
第十四场堂巴尔塔萨、旗手、中国人、一个士官、众士兵、众仆役
第二幕
……
第三幕
第四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