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孔庙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祭孔及演习礼乐的重要场所。北京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的学府兼具管理国家教育职能,也是皇帝临雍讲学及进士释褐簪花的重要场所。这两座古朴庄严的古建筑群,凝聚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精华儒家文化和经学思想,荟萃了中国乃至世界上历史为悠久的教育范式太学教育和科举制度,她虽古而不固,经世而不迁,历久而弥新。吴志友主编的这本《孔庙国子监论丛(2014年)》共分五个专题,即:孔庙国子监研究、儒家思想研究、博物馆学研究、专题研究、博物馆探索与实践,共35篇文章。
孔庙 国子监研究
释奠礼的发展
明清两监五百载·法本原实始于南试论朱元璋创建南京国子监的历史作用
北京孔庙国子监匾联概述
民国时期孔庙国子监建筑损朽和修缮状况
孔子庙前导建筑略考照壁、偏门篇
释菜礼的演变
张照书韩愈《石鼓歌》碑考释
乾隆《御制说经文石刻》易论阐析
《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碑文史证
乾隆三年敕谕国子监祭酒司业等官匾额小考
嘉庆八年敕谕国子监等官匾额小考
简述台湾台南孔庙·
哈尔滨文庙大祀规格探究
循吏徐宗干海峡两岸传播儒学考
康熙辛丑进士董思恭考略
孔庙进士题名碑与科举
进士趣事(七)
儒家思想研究
《群书治要》:中国政治智慧集粹
宋明道学的资源与先声
寻求至善:儒家仁论成为中国自由主义伦理基础是否可能儒家仁学起源、演进与道德形上学建构
民初尊孔思潮为帝制前奏说质疑
新五常体系创立刍论新五常可为核心价值观
接续资源提供滋养
《论语》整体结构的研究综述及新探
子思为政思想初探以郭店简《缁衣》等为参照
博物馆学
试析展览讲解规划以《为官以德,天下己任中国古代官德文化展》为例
关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藏品征集体系的浅略思考
专题研究
清道光潘锡恩翻刻朱熹集易系辞碑的儒学文化内涵
漫笔福州文庙《福州历代进士名录》进士文化应是闽都文化中特色的一枝奇葩
纲目体史书的流变与存世概况
京剧古典精神(一)
清道光汾州府儒学信帖考辨兼谈清代乡饮酒礼
御书楼起源与发展之初探
浅谈阮元南北分派论
博物馆探索与实践
中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的差异谈赴美培训后的感受
中华传统礼仪实践成人礼
2014年大事记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