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楚辞学.第29辑》收录了2019年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八届年会的论文精选作品,包括屈原生平与事迹研究、楚辞作品研究、域外楚辞学研究、宋玉研究、楚史与楚国研究5大部分,收录屈原第二次放逐时间和路线考、屈原出使齐国考、再论屈原的史官身份、屈原自投汨罗而死之我见、屈原投江地的争论与考证、《楚辞·天问》阳离解、礼俗与《招魂》主题及书写体式的生成、七祀之制与《大司命》《少司命》《国殇》的祭义、《天问》的图注形态及其影响、楚辞·天问》后帝释证等内容。
中国屈原学会是国家一级学会,成立于1985年,由教育部主管,秘书处挂靠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会会刊《中国楚辞学刊》,由我社出版,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每次会议出版两辑会刊。
屈原生平与事迹研究
屈原第二次放逐时间和路线考.
屈原出使齐国考
再论屈原的史官身份
屈原自投汨罗而死之我见
屈原投江地的争论与考证
《楚辞》作品研究
《楚辞·天问》阳离解
礼俗与《招魂》主题及书写体式的生成
七祀之制与《大司命》《少司命》《国殇》的祭义
《天问》的图注形态及其影响
《楚辞·天问》后帝释证
《天问》呵壁说再检讨
屈原《橘颂》作于三闾大夫时期考
好谏而招忧、发愤以抒情也说《惜诵》惜诵以致愍兼及古文注释的若干原则
《九章·哀郢》之阳侯考
屈原《九章》人物典故研究.
《楚辞?九怀》的远游描写和王逸注
屈原作品中的建筑描写及其内涵意义
浅析《楚辞·九章》的道路意象
屈原思想、精神及其影响研究
屈原法立与法治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
早期儒学对屈原作品之影响研究
域外楚辞学研究
日本在20世纪5080年代的《楚辞》研究
关于龟井昭阳楚辞玦抄本的若干问题
论霍克思的《楚辞》翻译与研究.
宋玉研究
从先秦风占习俗看宋玉《风赋》创作的社会文化因素
关于宋玉《高唐》《神女》赋的两个问题.
宋玉《笛赋》与王褒《洞箫赋》之比较
新世纪宋玉研究的新进展
宋玉赋身体类核心词及其运用艺术
帝高阳之苗裔兮补说──《离骚》作者族源考之一
楚怀王代称考-兼谈《诗经》所谓古之人
湖北九连墩楚墓M1: 728木弩漆画再释
汨罗先为屈原立祠祭祀的历史考察
论萧云从《离骚图?天问图》图日月三合九重八柱十二分图
论《天问》文学与图像的关系.
二湘图文献研究
楚辞与屈原的形象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