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唤醒:探寻实践哲学的教育方式(当代中国教育学人文库)
定 价:86 元
丛书名:当代中国教育学人文库
实践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类存在政治实践,经济实践,伦理实践,审美实践,宗教实践及教育实践等多种实践形态。其中,教育实践是独特,不可替代的一种人类实践。本书重点探讨教育的实践品性与真谛,教育实践对人类实践的贡献价值与实现价值的过程,以及教育实践其他实践的互动生成的关系机制等。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厘清实践哲学层面教育方式的独特意义,更有利于系统探究人类整体实践的关联机制,为美好社会的生成做出基于教育实践,属于教育实践的贡献。
人大社编辑王雪颖 13:56:49李政涛,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人类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现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曾出版专著多部,如《交互生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转化之力》《新基础教育研究传统》《教育常识》《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教育与永恒》《教育科学的世界》《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教育人类学引论》等。人大社编辑王雪颖 13:56:59内容简介:实践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类存在政治实践,经济实践,伦理实践,审美实践,宗教实践及教育实践等多种实践形态。其中,教育实践是独特,不可替代的一种人类实践。本书重点探讨教育的实践品性与真谛,教育实践对人类实践的贡献价值与实现价值的过程,以及教育实践其他实践的互动生成的关系机制等。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厘清实践哲学层面教育方式的独特意义,更有利于系统探究人类整体实践的关联机制,为美好社会的生成做出基于教育实践,属于教育实践的贡献。
引言 以教育的方式重建实践哲学章 论题的提出:以问题史的方式重新审视实践哲学节 古希腊基源的形态特征第二节 近代传统的形成与改造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翻转第四节 二元论认知方式的改造第五节 在回归中再造古希腊传统第二章 论题的展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节 理论与实践:谁的问题?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何种性质?第三节 作为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第三章 论题的回归:教育场域中的生命·实践节 理论属性:作为事理研究的生命·实践教育学第二节 作为方法论的生命·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第三节 作为生存方式的生命·实践:理论人与实践人交互生成第四章 论题的转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逻辑节 为什么提出转化逻辑?第二节 何谓转化逻辑?一种实践逻辑第三节 转化逻辑是否可能?第四节 转化逻辑如何可能?第五章 论题的推进:教育理论与实践转化逻辑的现实样态节 教育理论的知识谱系与实践向度第二节 教育理论与实践质检转化机制的扎根分析第三节 教育理论与实践质检转化机制的田野调查第六章 论题的深化:教育理论与实践转化逻辑的运作机制节 转化维度之一:教育主体间的情感体验第二节 转化维度之二:教育主体间的话语认知第三节 转化维度之三:教育主体间的思维意识第四节 转化维度之三:教育主体间的行动策略第七章 论题的突破:以成事成人作为实践哲学的教育学表达节 主体的回归:以成事成人为中心的教育实践第二节 价值的澄清:以生命的自觉为旨归的教育实践第三节 行动的创生:以事理的融通为追求的教育实践结语 作为当代中国实践哲学新形态的生命·实践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