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名园清晖园坐落在珠江三角洲腹地的顺德大良,在华盖山下,闹市深处,璚窗绮户锁风色。中国历代文人独钟情清晖,山水必称清晖:阮籍“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谢灵运“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李白“故人赠我我不违,著令山水含清晖”;方文“清晖在山川,流光及城阙”。
20世纪90年代,顺德县人民政府拨款修复、扩建清晖园。2013年3月,清晖园由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28日,经顺德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佛山市顺德区清晖园管理处更名为佛山市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2020年,清晖园博物馆占地面积为22500平方米,是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灵秀精巧、竹绿荷香的清晖园,是顺德精美的历史文化名片,是镶嵌在大美凤城的璀璨明珠,更是顺德人智慧、深厚文化底蕴的写照。其魅力皆在于,它总能穿越时光的阻碍,成为人们心中美的向往、真的期待,是顺德人永恒的精神家园。
岭南名园清晖园坐落在珠江三角洲腹地的顺德大良,在华盖山下,闹市深处,璚窗绮户锁风色。中国历代文人独钟情清晖,山水必称清晖:阮籍“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谢灵运“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李白“故人赠我我不违,著令山水含清晖”;方文“清晖在山川,流光及城阙”。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状元、顺德杏坛人黄士俊(1570-1655年)在这片区域和附近建造黄家祠、天章阁、灵阿之阁。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黄家衰落,大良龙家第一位进士龙应时(1716-1800年)买下这座昔日的状元府邸。龙应时将产业析分成左、中、右三部分,长子龙廷槐获得黄氏故园中心部分,第四子龙廷梓则获得余下左、右两部分。龙廷槐(1749-1827年)辞官还乡后,修筑小方园,侍奉母亲。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年),同是进士出身的龙元任协助其父龙廷槐扩建龙家宅院,称“清晖园”,意取“山水含清晖”诗意,并请江苏进士、书法名家李兆洛(1769-1841年)题写园名。复经龙景灿、龙令宪等数代人多年精修,清晖园渐成曲径通幽、亭台秀雅、花木扶疏、池方荷香的岭南特色园林。
清晖园左右两侧分别建成楚芗园、龙太常花园,其中龙太常花园于20世纪20年代,由商人曾秋樵购入,改称“广大园”。
1959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来顺德检查工作时视察了清晖园,对这座古代庭园给予高度评价和重视,指示应将其作为文物加以保护、重修,并特地拨款予以补助。省、县人民政府分别为此拨出专款,修复工程于同年4月动工,国庆前夕竣工。重修后的清晖园,把左邻的楚芗园、右邻的广大园,以及附近的介眉堂、竞勤堂等合并一起,辟作中共顺德县委第一招待所,面积由5亩余扩展至11亩余。重修期间,将园内的碧溪草堂、船厅、惜阴书屋等一系列建筑物恢复为原来的样式,保持了其原有的独特风格。
改革开放后,清晖园增设酒楼、宾馆、停车场,成为提供旅游、饮食、住宿的综合服务单位。
1984年1月29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方谈话时途经顺德。在这个古色古香的庭院里,邓小平在王震、杨尚昆、梁灵光的陪同下,接见了时任中共顺德县委书记欧广源和县长吕根,欧广源向邓小平汇报了当时顺德的发展情况。
20世纪90年代,顺德县人民政府拨款修复、扩建清晖园。2013年3月,清晖园由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28日,经顺德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佛山市顺德区清晖园管理处更名为佛山市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2020年,清晖园博物馆占地面积为22500平方米,是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灵秀精巧、竹绿荷香的清晖园,是顺德最精美的历史文化名片,是镶嵌在大美凤城的璀璨明珠,更是顺德人卓越智慧、深厚文化底蕴的最佳写照。其魅力皆在于,它总能穿越时光的阻碍,成为人们心中最美的向往、最真的期待,是顺德人永恒的精神家园。
1 清晖毓秀——园林布局
2 秀韵多姿——建筑形制
八角壁裂池
启明居
原正门
碧溪草堂
澄漪亭
六角亭
船厅
丫环楼
惜阴书屋
真砚斋
归寄庐
小蓬瀛
笔生花馆
斗洞
竹苑
花?亭
木楼
3 异彩纷呈——艺术装饰
叠石掇山
套色玻璃
灰塑
木雕
陶塑
4 清盈晖雅——附园诗意
读云轩
八表来香亭
凤来峰
沐英涧
一勺亭
状元堂
留芬阁
5 草木蓊郁——至美清晖
龙眼
木棉
银杏
紫薇
石榴
桂花
灯笼花
竹
荷花
白兰
紫藤花
金银花
三角梅
睡莲
菠萝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