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全家在日本暂居期间,作家爸爸每天和两个孩子一起记日记,引导孩子观察、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在写作的过程中给孩子适当的点拨,不仅提高了孩子写作的兴趣和写作水平,还给一家人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记日记的过程中,作家爸爸给孩子们的建议五花八门,有关于如何写景写人的,有关于如何写心情、写对话的,有关于如何让文章先声夺人的,有关于如何让文字前后呼应的。总之,整个和孩子们一起写日记、改日记的过程就是个和流水账较量的过程。日记有琐碎日常,也有充满趣味的游记和各种见闻,同样一天,大人和孩子的视角、关注的角度甚至是感受会完全不同,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日记有中文日记70余篇,英文日记41篇,爸爸的写作点评37篇,有国际学校的趣味作业,有亲子交流的有益指导,内容极具阅读趣味性和写作指导价值。
一家三代人,两代是作家,想了解作家爸爸是怎样指导自己的孩子写作文的吗?本书作者在和两个孩子寄居日本期间,一起坚持记日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的写作进行点评和指导。半年时间里,从孩子的日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在写作上取得的令人惊喜的进步。
关于写作文的辅导用书很多,大多都是从应试或范文的角度。文章多为命题作文,机械且受限,内容更是刻板老套,缺少生气和活力。和普通的作文辅导书不一样,这里的文字都不是命题作文,而是从生活中来的日常记录,有去学校,有在家上网课,有周末郊游,有春假暑假长途旅行。日记记录了作家爸爸和孩子的交流,以及写作与修改的过程,既有关于如何作文的讨论,也有亲子间的互动。这种家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都聚焦于如何把一篇记录共同生活的文字写好这个具体的问题上来,解决好这个问题自然和写作有关,但又大于写作,更关乎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和北大作家爸爸一起写日记,和孩子一起成长。
肖铁,作家肖复兴之子,北京大学文学学士,芝加哥大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现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终身教职副教授。曾获冰心文学奖。散文《壶口的黄河》曾选入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的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