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皇权与文书的互动关系为主线,以古代法律为基础,以揭示防治经验为目标,从宋代文书立法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宋代常见的文书伪造、文书稽程、文书泄密、文书不实、文书亡失、盗窃、非法买卖、非法雕印等问题,结合宋代社会历史,从不同角度梳理了该时代文书违法的产生原因、危害及宋代防治文书违法的多重举措,在选题、史料利用、研究视角等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并对当下防范各种文书违法犯罪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适读人群 :史学研究者 本书能够结合法律史和制度史进行全面梳理和综合研究文书违法问题,关注的焦点也是宋代政治史的研重要方面,通过对本书核心课题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深入认知和阐释有宋一代的社会情况,并为当今构建法治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宋代文书违法及防治研究》是钟文荣博士所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成果。关于宋代的文书违法,如文书伪造、不依格式、传递违滞等问题,前人或有专题研究,或于相关研究中有所涉及。但这些研究显然尚不能系统地反映宋代文书违法问题的全貌。因此,我们也不能说这种研究是深入的。
钟文荣博士的这部著作,最大限度地搜罗了各类相关文献,对宋代各类文书立法的内容和特点,特别是宋代文书违法的各类情形及防治措施作了全面翔实的论述并讨论了其对今天的启示意义。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这是至目前为止,有关宋代文书违法及防治问题研究的较为完备、系统的著作。这一成果填补了前人尚未及研究的内容,故具有很强的原创性。这一点相信只要学界同仁认真读了此书,应知我此言不虚。我们可以认为钟文荣博士的这一研究成果将宋代文书违法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对古代文书史的研究也具有一定标志性意义。
钟文荣同志2004年于吉林大学档案学硕士毕业后来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档案系工作。2007年随我读历史文献学博士,其博士论文出版后曾获得第十届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十余年来,文荣同志与我,亦师亦友,其为人严谨睿智,做事周到勤勉。遇事说得少,做得多,做得比说得好。这部著作能写得如此扎实,这与其做人的修养是分不开的。
多年来,文荣同志担任历史文献学、档案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其指导学生不做无谓批评,而是耐心给予具体指导,在学生中口碑甚好。在百忙的工作中又为我指导的学生修改论文,提供种种帮助,在我们五十多人的师生圈里有很好的亲和力。现在高校青年教师面临不小的压力,文荣同志能耐住性子,踏踏实实做学问,诚恳地做人,令人敬佩。
钟文荣,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档案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档案专家,兼任福建省档案学会基础理论委员会秘书长,福建省档案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违法及档案标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3项,曾获福建省第十届优秀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绪论 1
一、选题动机及价值 1
二、研究现状 3
三、研究框架 8
四、研究方法 9
五、研究的创新及独到之处 9
第一章 宋代文书立法 11
第一节 宋代立法概述 11
第二节 《宋刑统》中有关文书立法 15
第三节 《天圣令》中有关文书立法 22
第四节《庆元条法事类》中有关文书立法 28
第五节 《金玉新书》中的文书立法 40
第六节 宋代文书立法的特点 42
第二章 宋代文书伪造 46
第一节 矫 制 46
第二节 伪造土地契约 57
第三节 伪造度牒 68
第四节 伪造簿籍 76
第三章 宋代文书稽程 86
第一节 文书制作、奏报及处理中的稽程 86
第二节 文书传递中的稽程 91
第四章 宋代文书泄密 108
第一节 文书工作各环节出现的泄密 108
第二节 宋代胥吏与文书泄密 116
第三节 宋代防治文书泄密的对策 120
第五章 宋代文书不实 123
第一节 文书不实的相关史实分析 123
第二节 文书不实的惩治 126
第三节 宋代灾害救助中文书不实问题及防治 130
第六章 宋代文书亡失、失窃、非法买卖及雕印 138
第一节 文书亡失 138
第二节文书失窃 145
第三节 文书非法买卖 147
第四节 文书非法雕印 149
第七章 宋代防治文书违法的主要措施、影响因素及当代启示 156
第一节 宋代防治文书违法的主要措施 156
第二节 宋代文书防治的主要影响因素 181
第三节 宋代防治文书违法的当代启示 187
结语 195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