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59.8 元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电工电子基础课程规划教材
- 作者:陶晋宜,李凤霞,任鸿秋 著
- 出版时间:2021/4/1
- ISBN:9787111673767
-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M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本书是面向普通高等院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编写的电工电子技术教材,全书包括与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控制,Multisim软件概述等相关的11章内容。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和例题用Multisim进行了仿真,尽可能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起到了强化作用。本书部分章节还增加了电器实物的图形展示,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章后所配习题既适合书面计算,又适合仿真练习。本书适合50~80学时,既适用于高等院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学生,又可以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本书配有免费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欢迎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发邮件到jinacmp@163.com索取,或登录www.cmpedu.com注册下载。
本书为普通高等院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配套教材。该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涉及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以及控制工程等基本知识,涵盖电能利用和电信号处理这两个电气与电子技术领域的核心内容。本书的特点在于知识面宽,实践性强,内容与时俱进,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特色,可以为非电类各专业学生提供必要的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以及控制工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其解决电气信息类技术问题的能力,帮助其拓宽视野、建立工程意识、了解学科交叉融合。
Multisim原是加拿大IIT(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公司推出的EWB(Electronics Workbench)中的一个组件名。美国NI(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并购IIT公司后,从2006年起推出的版本都称NI Multisim,它将Multisim、Ultiboard、MultiMCU等组件打包到一起,以功能全面、界面友好、仿真操作临场感强的特点,受到广大电子技术人员的青睐。它可以采用图形方式创建电路,具有界面形象、直观、友好,操作简单方便,虚拟电子元器件和设备齐全,分析工具多而强等优点,可以在计算机上虚拟实验,非常适合电子课程的辅助教学。通过电路仿真实验,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解决了有些高校因经费不足、设备有限,部分实验难以进行的问题。针对目前理论教材实践性不够,仿真实验教材理论内容欠缺的问题,本着“适用、先进、精练、通俗”的编写原则,我们对现有授课教材进行了改写、补充。由于各专业学科各具特点,对“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为了适应少学时的专业,本书加入了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使仿真内容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结合得更加紧密。全书包括与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控制、Multisim软件概述等相关的五方面内容。在每章中,基本上都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例题用Multisim进行了仿真,尽可能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巩固所学知识起到强化作用。部分章节还增加了电器实物的图形展示,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本书尽量选择一些既适合书面计算,又适合仿真的习题作为章后习题,做到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方便读者对照阅读和理解,本书仿真图中的图形符号均保留书中所用仿真软件Multisim所生成的图形。
本书由太原理工大学电工基础教学部组织编写,陶晋宜、李凤霞、任鸿秋担任本书的主编,由陶晋宜负责对全书进行统稿。具体分工为:吴申编写第1章,高妍编写第2章,陶晋宜编写第3章,任鸿秋编写第4章,陈惠英编写第5章,乔记平编写第6章,王跃龙编写第7章,李凤霞编写第8章,白伟编写第9章,申红燕编写第10章,田慕琴编写第11章,李媛媛编写附录。太原理工大学电工基础教学部未参与本书编写的授课教师针对目前教材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不足,对本书提出了很多修改建议,在此深表谢意。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参考了一些优秀教材,在此向这些教材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以便今后进一步改进提高。编者
前言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以及基本分析方法
11电路、电路模型及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111电路及其作用
112电路模型
113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14电路中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
12电阻元件及欧姆定律
121电阻元件
122欧姆定律
13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13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
132理想受控电源
133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14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141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142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15基尔霍夫定律
15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5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53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16电路中的电位
17叠加定理
171叠加定理的描述
172叠加定理的应用
18等效电源定理
181戴维南定理
182诺顿定理
183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
习题
第2章电路的瞬态分析
21动态元件
211电感元件
212电容元件
213动态元件的特点
22瞬态发生的原因与换路定则
221电路发生瞬态的原因
222换路定则
223初始值和稳态值的确定
23一阶电路的瞬态分析
231RC电路的瞬态分析
232一阶线性电路瞬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233RL电路的瞬态分析
24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
241微分电路
242积分电路
习题
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
3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311瞬时值、幅值与有效值
312周期、频率与角频率
313相位、初相位与相位差
32正弦量的相量计算法
321复数的表示形式
322复数的基本运算
323相量和相量图
33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形式
331线性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332线性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333线性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34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值的分析与计算
341RLC串联电路
342正弦交流电路中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343功率因数的提高
35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
351串联谐振
352并联谐振
36三相交流电路
361三相交流电源
362负载的星形联结
363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364三相电路的功率
365安全用电
习题
第4章半导体二极管及晶体管
41PN结和半导体二极管
411半导体基本知识
412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413二极管及其应用
414特殊二极管
42直流稳压电源
421整流电路
422滤波电路
423稳压电路
43晶体管
431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和电流放大作用
432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44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441固定偏置放大电路
442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45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46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与差分放大电路
461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462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463差分放大电路
47功率放大电路
471功率放大电路的类型
472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48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
481N沟道增强型MOS管
482CMOS管简介
习题
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51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511集成运放的结构与符号
512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513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与理想化模型
52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521反馈的基本概念
522反馈的基本类型及判断方法
523负反馈的四种组态
52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53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
531比例运算电路
532加法与减法运算电路
533积分与微分运算电路
54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
541电压比较器
542方波发生器
55正弦波发生器
551自激振荡
552文氏电桥振荡器
56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使用
习题
第6章数字电路基础
61数制和编码
611几种常用的进位计数制
612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613编码
62逻辑代数基础
621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
622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规则
623逻辑函数的化简
63分立元件门电路
631基本逻辑门电路
632复合逻辑门电路
64TTL集成逻辑门电路
641TTL非门
642TTL三态输出门
643TTL集电极开路门
65*CMOS逻辑门电路
习题
第7章组合逻辑电路
7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71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71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72编码器
721普通编码器
72210线4线优先编码器74147
7238线3线优先编码器74148
73译码器
731二进制译码器
732二十进制译码器
733显示译码器
74数据选择器
741数据选择器的定义和功能
742用数据选择器实现逻辑函数
75加法器
751半加器
752全加器
753先行进位加法器
习题
第8章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
81触发器
811基本RS触发器
812门控触发器
813边沿触发器
82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821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
822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
83计数器
831二进制计数器
832十进制计数器
833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84寄存器
841数码寄存器
842移位寄存器
85555定时器
851555定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852用555定时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853单稳态触发器
854多谐振荡器
86数/模和模/数转换技术
861数/模转换技术
862模/数转换技术
习题
第9章磁路与变压器
91磁路分析基础
911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912铁磁材料的磁性质
913磁路和磁路欧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