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缩略规范研究》是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2015年度重点项目“词语缩略规范研究”(项目编号:ZDI125-52)结题成果。
本项目涉及两个方面:缩略和规范。汉语的规范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甚受重视,涉及汉语规范的论文著作,汗牛充栋,影响巨大。2004年起,我给博士研究生开设了“汉语应用与规范”课程,对涉及汉语规范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十多年来,教学相长,对汉语规范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汉语缩略规范研究》的前半部分,就是从这一课程讲义中抽取出来的。一己私见,诚请高贤法正。
本书是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2015年度重点项目“词语缩略规范研究”(项目编号:ZDI125-52)结题成果。
学界对汉语缩略现象的关注由来已久,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一股热潮,出现了不少专题性的论文,讨论各类缩略现象。受此影响,我在阅读汉魏六朝佛经的时候,看到了一些语例,觉得可以从缩略的角度作出分析,由此,开始关注汉语中的缩略现象,进而发现这是一种在历代汉语中都十分活跃的词汇现象,也是汉语词汇演变的一个基本方式或途径。后来,有机会攻读博士学位,就选择了汉语缩略作为学位论文,并出版了《汉语缩略研究——缩略:语言符号的再符号化》-书。由于这一基础,承国家语委科研规划小组青目,2015年获得了上述项目,在此谨致谢意。
本项目涉及两个方面:缩略和规范。汉语的规范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甚受重视,涉及汉语规范的论文著作,汗牛充栋,影响巨大。2004年起,我给博士研究生开设了“汉语应用与规范”课程,对涉及汉语规范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十多年来,教学相长,对汉语规范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本书的前半部分,就是从这一课程讲义中抽取出来的。一己私见,诚请高贤法正。
本项目的完成得到了几位课题组成员的合力支持。项目开展时,他们还是学生,随着项目的完成,他们都已经走上各自的讲台,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蜕变,借此机会给他们送上美好的祝福。
俞理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字学和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现任四川省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训诂学会理事。
杨昊,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讲师。
黄城烟,华侨大学文学院讲师。
王春燕,成都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上编 汉语规范简论
1 语言的特点
1.1 语言的存在方式
1.2 语言的任意性
1.3 语言的约定性
1.4 语言的使用和传承
2 语用的需求
2.1 信息传达
2.2 可解度
2.3 生动性(个性及语用设障)
2.4 时尚性
2.5 经典性
2.6 身份展示
2.7 群体维系
2.8 情感宣泄
2.9 娱乐功能
3 语言内部的差异
3.1 语言和言语
3.2 文言和白话
3.3 雅俗差异
3.4 书面语和口语
4 汉语规范中的社会群体关系
4.1 跨群体交流中的强势与弱势
4.2 全球语际关系中的汉语
4.3 地域背景下的方言关系
4.4 社会阶层关系
4.5 不同年龄的社团关系
4.6 行业关系
4.7 群体关系的特性
5 任意性、约定性与语言规范
5.1 约定性主导下的变异与共识的平衡
5.2 约定导致规范
5.3 语言规范是一种自觉规范
5.4 从规范的角度看文言
6 语言规范的特点
6.1 规范的取舍原则
6.2 规范的引导性
6.3 规范的作用和目的
6.4 规范自身的稳定性
6.5 规范形式的选取标准
6.6 规范的社会环境和问题
6.7 规范的副作用及其预防
7 语言规范的制定和层次
7.1 语言成分的规范度(程序规范和典范规范)
7.2 职业与规范
7.3 社会层级与规范
7.4 语用环境、情感和规范
7.5 语言规范中的取舍
8 语言规范的推行
……
下编 缩略及其规范
附录 本研究的缩略语料以及处理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