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作者多年来发表的有关传统文化和思想研究论文的结集,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儒家思想的发展源流,包括论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儒家文化对中华上古文明的传承等;中编为齐鲁文化的仙道本质,包括齐地方仙道发展的三次高峰、不死药与白玉琯等;下编为儒家文化传统的当代传承,包括论传统本末观及其当代价值、近百年中国监督思想的发展等,均有一定的创新。部分论文刊发后曾被《新华文摘》等转载。
上编  儒家思想的发展源流
  论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
  儒家文化对中华上古文明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流、特征与当代价值
  廉吏伦理品格的儒学根基
  中国古代廉吏与儒家伦理
  中国古代廉吏伦理人格的心理解读
  中国古代的廉德与廉吏
  儒家公私观的基本特点
  中西方道德的若干差异
    ——兼谈二者对中国当代道德重建的启示
中编  齐鲁文化的仙道本质
  齐地方仙道发展的三次高峰
    ——兼谈齐地神仙文化的当代价值
  不死药与白玉琯
    ——论东夷文化的特质及影响
  战国至汉代齐地黄老之学的发展与传播
  齐地黄老道与道教的早期发展
  齐鲁文化的当代意义
下编  儒家文化传统的当代传承
  传统与现代:义利观重建的一点思考
  论传统本末观及其当代价值
  “德主刑辅”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政治的影响
  儒家“君子小人论”与毛泽东伦理化政治理想的发展
    ——以与小人“共跻于圣域”为核心
  毛泽东、邓小平义利观与中国传统义利观之关系
  近百年中国监督思想的发展
    ——从孙中山、毛泽东到邓小平
  孙中山、邓小平民主思想之异同
  “中国梦”的文化解读
  中国文化国际化战略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