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以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
定 价:55 元
- 作者:黎平海 著
- 出版时间:2014/6/1
- ISBN:9787516144329
-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832.765.1
- 页码:222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以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全方位地对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区域金融中心具有集群效应、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网络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创新效应、自我强化效应、扩散效应、金融知识外溢等效应,而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储蓄汇集、信息披露、便利交换、风险管理等方面。通过对历史经验的追溯与梳理,论证了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有利于提升所在地地位、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从体制、市场、环境等方面探索了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必备的先决条件。在国际实践广泛应用的官方主导和自然演进的模式当中,总结出几种建设中国特色区域金融中心的途径和类型,在对我国相关中心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的基础上,将之分别纳入不同模式来探讨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最佳途径。
黎平海,男,1959年生于重庆。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985重点高校,后转攻金融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曾负笈美国和日本名校,出版个人专著3部,译著3部,教材1部,在各类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中英日文学术论文30余篇;培养了多届硕士研究生;参与或主持各级科研项目6项。曾获广东省金融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合作)、南粤优秀研究生(博士)奖、暨南大学第7届优秀教学成果奖、暨大首届全英教师优秀奖(十佳)等奖项。现为暨南大学金融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部分
一 现代金融深化理论
二 金融地理学理论
三 金融中心定位研究
四 量化分析方法
五 借鉴与启示
第二节 国内部分
一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二 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及其观点的一般性评价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第一节 区域金融中心的内涵、功能及分类
一 内涵
二 功能
三 金融中心的分类
第二节 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演变脉络
一 战爆发前后
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三 二战战后之初至20世纪60年代
四 20世纪60年代至今
第三节 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一 金融功能的变革与金融新内涵
二 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具有的基本效应
三 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四章 形成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与条件
第一节 主要原因
一 产业集群效应
二 金融自身流动性效应
三 金融成为经济主导后加速金融中心的形成
四 信息不对称效应促进金融中心的形成
五 规模经济效应
六 其他因素促成金融中心建设
第二节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与构成要素
一 形成条件
二 金融中心的市场体系构成
三 金融中心的特征
第五章 各国(地区)重要金融中心及其运作
第一节 纽约金融中心
一 纽约金融中心背景概述
二 纽约金融中心的外汇与货币市场
三 纽约金融中心的资本市场
四 纽约金融中心的金融监管制度
第二节 伦敦金融中心
一 伦敦金融中心概述
二 伦敦金融中心的国际银行业
……
第六章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分析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性与广东金融强省建设
第八章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