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运用新兴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以成都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及其杰出文学作家为例,第一次对文学批评名著《文心雕龙》中的城市文学作家群体进行了创造性的深入研究。在结构上,本书首先简述文学地理学视野下《文心雕龙》当前研究的现状;其次根据丰富的历史文献记载,简述了与巴蜀文学区系密切相关的伏羲、五帝系列人物、大禹、夏代文学名家名作,以及汉司马相如、王褒、扬雄、李尤,三国诸葛亮,西晋陈寿等杰出人物;再将写作重点指向成都文学作家这一特定对象,展开深入研究。
序 言
一
通观《文心雕龙》全书,其以□□时代的远大世界观和宇宙意识,将天地、自然、万物均视作
“郁然有采”的形文与声文,将人类的写作视为模仿自然而得来的情文。而刘勰论述写作的人文起点,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始祖伏羲。于是,伏羲成为人类历史上□□个通过仰观俯察的方式创立人文
(八卦)的始祖。其后的皇帝、尧舜、大禹、伯益、后稷、文王、周公、孔子顺次而出,各自为人文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上述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不是今天文学、审美意义上的作家,而是建立了不朽功勋的帝王、政治家和□杰出的思想家,刘勰以这样的标准来选择进入《原道》篇的卓越人文创造者,即便孔子,也被称为
“素王”。所有帝王、政治家、思想家进行人文创造的起点和依据,都是同一个东西—
—《易》。传说伏羲始画八卦,文王推演之,孔子定其书———这样看来,《文心雕龙》主张一切的人文均原始于《易》;伏羲以其
(画制八卦)的伟大创举,成为中华□□的人文始祖;孔子以其删述六经的伟大创作,成为人文领域的真正素王。而本书采用伏羲为巴人祖先的说法,也就是说,将本书的研究对象、将巴蜀文化名人对《文心雕龙》成书的影响,在《史记》等历史文献有明确记载的禹夏时代、五帝时代基础上,上推到了伏羲时代。
而与巴蜀文化密切相关的伏羲、五帝系列人物、大禹、夏代文学名家名作、司马相如、王褒、扬雄、李尤、诸葛亮、陈寿等,居于《文心雕龙》□重
要的素材来源之列 ,是全书论述文学起源、文学审美、文学范式、创作纲领与经典作家、优秀作品、创作技法、文学史论、文学批评的核心对象。
王万洪,男,□□,1979年9月生,四川简阳人。教育学硕士,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1998年7月参加工作,曾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8年。现为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中国写作学会、四川省写作学会理事、四川省扬雄研究学会理事。研究方向:文论与文化。
拜昆芬,女,□□,1990年□月生,山西省侯马市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硕士学位论文《刘勰〈文心雕龙〉有关宋玉赋的批评探微》,创新研究宋玉赋,并发表《先秦诗赋中的美女形象流变——以“色相”描写为中心》等论文多篇,主研科研课题多项。
康扎西,男,□□,1980年4月生,四川省乡城县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已发表《晚唐诗人李山甫研究》等论文多篇,主研科研课题多项。
目 录
绪 论…………………………………………………………………………… 1
□□章《文心雕龙》中的巴蜀名家……………………………………… 14
第二章 成都文学□□人——— “赋圣” 司马相如………………………… 56
第三章 成都文学奇才——— “乐赋之祖” 王褒………………………… 1□9
第四章 巴蜀□□文宗——— “西道孔子” 扬雄………………………… 155
参考文献……………………………………………………………………… □39
后记……………………………………………………………………………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