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市场势力、价格波动与碳市场跨期效率研究  1
   1. 1  问题的提出  1
   1. 2  模型构建  4
     1. 2. 1  单一碳市场存在市场势力的跨期碳市场社会均衡条件 6
 1. 2. 2  碳市场和产品市场均存在市场势力的跨期碳市场社会均衡条件 6
   1. 3  市场势力下企业分散均衡与碳价变动  7
     1. 3. 1  无存贷机制 8
     1. 3. 2  存贷机制  10
   1. 4  跨期碳市场有效性  14
   1. 5  模拟分析  16
     1. 5. 1  边缘企业碳配额初始分配  16
     1. 5. 2  碳配额跨期贴现调整  18
   1. 6  主要结论与启示  21
   附录  22
     附录1. 1  命题1 证明  22
     附录1. 2  命题2 证明  24
     附录1. 3  命题3 证明  26
 
 第2 章 环境规制强度与“寻租”对制造业企业雇佣的影响研究  28
   2. 1  问题的提出  28
   2. 2  理论框架  30
     2. 2. 1  理论模型  30
     2. 2. 2  环境规制与企业雇佣  32
     2. 2. 3  “寻租” 与企业雇佣  32
     2. 2. 4  “寻租” 和环境规制强度  33
   2. 3  研究方法  35
     2. 3. 1  数据描述  35
     2. 3. 2  模型设定  38
   2. 4  结果  38
     2. 4. 1  总样本回归  38
     2. 4. 2  分样本回归  39
     2. 4. 3  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  41
     2. 4. 4  传导机制检验  43
   2. 5  讨论  51
   2. 6  主要结论与启示  54
 
 第3 章  信贷管制与农户信贷可得性研究  56
   3. 1  问题的提出  56
   3. 2  理论与假设  57
     3. 2. 1  文献回顾  57
     3. 2. 2  理论分析  59
     3. 2. 3  研究假说  60
   3. 3  研究方法  61
     3. 3. 1  基准回归模型设定  61
     3. 3. 2  机制检验模型设定  63
   3. 4  数据  65
     3. 4. 1  数据来源  65
     3. 4. 2  变量选择与测度  65
   3. 5  结果与讨论  68
     3. 5. 1  信贷管制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关系的基准回归结果  68
     3. 5. 2  内生性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71
     3. 5. 3  稳健性检验  72
     3. 5. 4  信贷管制与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关系: 机制检验  74
   3. 6  主要结论与启示  76
 
 第4 章  京津冀区域碳交易市场连接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  79
   4. 1  问题的提出  79
   4. 2  研究方法  82
     4. 2. 1  生产模块  83
     4. 2. 2  收入分配和需求模块  84
     4. 2. 3  贸易模块  86
     4. 2. 4  市场均衡和宏观闭合模块  87
   4. 3  情景设计和数据来源  88
     4. 3. 1  区域减排目标设定  88
     4. 3. 2  碳交易市场连接情景设计  89
     4. 3. 3  碳交易市场连接模块  90
     4. 3. 4  数据来源  91
   4. 4  碳交易市场连接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  93
     4. 4. 1  碳市场连接对碳价格的影响  93
     4. 4. 2  碳市场连接对区域宏观经济的影响  94
     4. 4. 3  碳市场连接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97
   4. 5  主要结论与启示 102
 
 第5 章  直接环境监管是否促进了重污染行业绿色技术创新  104
   5. 1  问题的提出 104
   5. 2  理论与假设 106
     5. 2. 1  直接环境监管与重污染行业绿色技术创新 106
     5. 2. 2  所有制异质性下的直接环境监管与绿色技术创新 107
     5. 2. 3  行业异质性下的直接环境监管与绿色技术创新 108
   5. 3  研究方法 109
   5. 4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110
     5. 4. 1  绿色技术创新的衡量 110
     5. 4. 2  直接环境监管的衡量 111
     5. 4. 3  控制变量的衡量 113
     5. 4. 4  样本选取与分析 115
   5. 5  结果与讨论 116
     5. 5. 1  直接环境监管对重污染行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118
     5. 5. 2  所有制异质性分析 119
     5. 5. 3  行业异质性分析 121
     5. 5. 4  稳健性检验 124
   5. 6  主要结论与启示 129
 
 第6 章  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双重影响下商业模式低碳重塑研究  131
   6. 1  问题的提出 131
     6. 1. 1  商业模式重塑与双重商业模式成形的关系分析 131
     6. 1. 2  双重商业模式演化过程的特性分析 133
     6. 1. 3  演化博弈在双重商业模式选择过程中的适用性分析 134
   6. 2  演化模型假设与模型构建 136
     6. 2. 1  模型假设 136
     6. 2. 2  模型构建 138
   6. 3  演化模型中稳定策略点讨论 141
   6. 4  模型参数设定与仿真结果 147
     6. 4. 1  模型参数设定 147
     6. 4. 2  仿真结果 147
 
 第7 章  生态公园的拥挤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的驱动研究  154
   7. 1  问题的提出 154
   7. 2  理论与假设 154
     7. 2. 1  理论基础 154
     7. 2. 2  研究假设 158
   7. 3  研究方法 161
     7. 3. 1  量表选取 161
     7. 3. 2  数据收集 162
   7. 4  数据分析 163
     7. 4. 1  信度与效度检验 163
     7. 4. 2  验证性因子分析 163
     7. 4. 3  同源误差检验 165
   7. 5  结果与讨论 165
     7. 5. 1  模型拟合结果 165
     7. 5. 2  假设检验结果 166
     7. 5. 3  讨论 167
   7. 6  主要结论与启示 168
 
 第8 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升级改善了大气污染环境  171
   8. 1  问题的提出 171
   8. 2  制造业出口结构对大气污染影响的机制 173
     8. 2. 1  大气污染供给模型 173
     8. 2. 2  大气污染需求模型 174
   8. 3  模型构建、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176
     8. 3. 1  计量模型关系构建 176
     8. 3. 2  数据来源与说明 177
     8. 3. 3  模型形式确定 177
      8. 3. 4  特征性事实 179
   8. 4  制造业出口结构对大气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 181
     8. 4. 1  短面板数据模型的固定效应估计 181
     8. 4. 2 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对大气污染强度的影响 186
     8. 4. 3  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对大气污染强度的影响 187
     8. 4. 4  人均地区实际 GDP 对大气污染强度的影响  187
     8. 4. 5  外商资本与关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188
   8. 5  主要结论与启示 188
 
 第9 章  碳交易和碳税减排政策对清洁发电技术选择的影响研究  191
   9. 1  问题的提出 191
   9. 2  理论分析 192
     9. 2. 1  假设 193
     9. 2. 2  模型建立 194
   9. 3  算例分析 197
     9. 3. 1  同一碳政策下清洁发电技术选择与投资策略 197
     9. 3. 2 不同碳减排政策工具对风电和CCS 技术选择与投资策略的影响比较 204
   9. 4  主要结论与启示 208
 
 第10 章  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法经济学分析 209
   10. 1  问题的提出  209
   10. 2  环境侵权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司法案例分析  211
     10. 2. 1  判决来源与梳理  211
     10. 2. 2  典型案例分析  213
   10. 3  证明责任分配的法经济学分析  218
   10. 4  主要结论与启示  221
 
 第11 章 异质性视角下低碳创新采纳中调节定向匹配效应研究 223
   11. 1  问题的提出  223
   11. 2  研究理论与假设提出  225
   11. 3  研究方法  228
     11. 3. 1  刺激物的选择  228
     11. 3. 2  情景设计与测量量表  229
     11. 3. 3  行为实验与数据分析  229
   11. 4  主要结论与启示  235
   附录  237
     附录11. 1  调节定向问卷  237
     附录11. 2  情境设计与信息框架  239
     附录11. 3  低碳创新采纳问卷  240
     附录11. 4  正确感问卷  241
     附录11. 5  责任投资  241
 
 参考文献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