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印愚集(套装上下册)》为晚清著名诗人、书法家顾印愚先生作品集,分上下两册。上册主要收录《成都顾先生诗集》十卷,补遗一卷,题辞一卷。同时,在题辞基础上新增交游诗文、生平资料若干。下册主要收录《宋锦贉题》《安酒意斋尺牍》,采用影印加释读的形式,以直观真实的面貌展现顾印愚在书法艺术领域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增补新发现的顾氏集联若干。
顾印愚(一八五五-一九一三),初名元蝶,字印伯,又字华园、蔗孙,号华元老人、所持、塞向翁,别署双玉麄、三雅精庐、楚雨堂、安酒意斋、塞向宦、玉篇室、蔗庵。先世从浙江嵊县顾港徙居上虞。高祖洪客游成都,遂定居于此。祖父煲世(?-一八六六),字含象,号味蔗老人,游幕于陕西、河南、湖北,后归蜀,工书法,能诗,有《味蔗轩诗钞》传世。父守壬,官河南西华县知县。印愚以咸丰五年(一八五五)十二月二十日生于河南西华县官署,童年时期归于华阳。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客游武昌的祖父归乡,其时印愚表兄李嘉绩也随侍母亲居住在外家。接下来的三年内,李嘉绩得到顾更世的教诲,顾印愚兄弟则从学于李嘉绩,称弟子。在此家学渊源影响下,顾印愚自小习书,十三岁时笔法已颇老成。同治十三年春,成都尊经书院创立,顾印愚以“华阳附生”的身份就读于尊经书院,得到张之洞、钱保塘、钱宝宣、王闓运等人的教导,与绵竹杨锐齐名。光绪五年(一八七九)九月,他参加乡试得举。一并中举的还有同学廖平等十二人。时任尊经书院山长的王闓运对考试结果表示满意,说这次中举的学生正是自己平时寄予厚望的。
乡试中举后,顾印愚整理行装,准备去北京参加会试。这一参考,就蹭蹬了二十余年。光绪九年,第二次落第后,他到山西去见时任山西巡抚的张之洞。张之洞安慰他:三个读书人,不一定要有个进士翰林的显赫科名,只看本身所持为如何而已。”他服膺此语,因此自号“所持”。心有所持,也需要谋个出身,此后他依旧不折不挠地备考、应试。准备会试期间,他很少待在家乡,而是居于陈州、戎州、介休等地,归乡只作短暂逗留。他在三年一至的京师参加了不少文会,结交了陈三立、梁鼎芬、易顺鼎、文廷式等朋友,与他们饮酒和诗、论书谈艺,开拓了气局和眼界。
光绪十八年,顾印愚第五次会考落第后,经吏部捡选,任命为洪雅县训导,从此踏上仕途。光绪十五年至光绪三十三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中间有两次短暂的改任),坐镇武昌,其幕下罗致了诸多名士。光绪二十年,顾印愚来到张之洞麾下,任督署文案、湖北银元局文案,摄汉阳县令,继任武昌县令,曾于光绪二十九年被派到日本参与大阪第五屈劝业博览会并考察学务,回来后任职湖北乡试同考官。工作之外,也参与了此地兴盛的诗文聚会。同僚之中,他与程颂万、梁鼎芬交好。程颂万侄子程康等后学拜入门下,从他学习诗歌、书法、篆刻。
光绪三十三年,张之洞调京师任大学士,离开武昌。次年,顾印愚调署武昌通判,因京张铁路通车,被派往从事相关事务,调署之事暂时搁浅。宣统二年(一九一〇),顾印愚就任武昌通判。对这次升职,他说“差免百里行,可拥一卷卧。窃承老亲喜,尚愧同寮贺”(《调署武昌通判有述》),颇感欣慰。然而风会已变,好不容易等来的升职,却把他送到时代的风口浪尖。宣统三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顾印愚被围困军中,弟子程康闻讯,欲以救济会船去武昌兵中接老师脱险。顾印愚回信以次子相托,自己坚不肯出。此秋至明春,顾印愚奉老母隐居在夏口,以《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瑾卢。嗟我妇子,曰为改岁,人此室处”诗句取义,题居所为“塞向宦”。对他而言,时代的寒冬已至,唯一可做的,是闭门塞户,独处陋室,做一个遗民。此间,他细抄、自校自己的诗稿,将传世文章作为自己最后的寄托。
兵荒马乱,生计无着,从弟顾若愚为他谋得国务院顾问一职,邀请他到北京工作。此时清帝已逊位,顾印愚在旧都触目伤情,不胜今昔之感。上巳日,梁启超集南北名士三十六人在万牲园修禊赋咏,遇到人生第一个癸丑之年的顾印愚参与了这次盛会。此后不久,他病倒了。病中,尊经书院旧同学岳嗣仪来访,告知家乡景况,令许久没有归乡的他不胜感慨。病笃之时,友人乔树楠来信劝他学习自居易、苏轼,归心净土,了脱生死,他作《病答损叟》,以中国本土理念“生寄死归”“念兹在兹”作答,表明自己的归趣。这也是他在人间留下的最后一首诗作。一九二二年六月八日,顾印愚病逝于北京,年五十九。遗体殡于北京隆安寺。弟子程康赶来帮助料理后事。是年冬,返葬于武昌洪山之原。有《成都顾先生诗集》《宋锦赙题——塞向老人手书集百五十联(第一集)》《玉差些剩——塞向老人遗墨遣诗八种》《安酒意斋尺牍》等传世。
前言
序一
序二
成都顾先生诗集卷一
南栈
沔县
雪趋铁佛岭
柴关
晚行褒谷中用东坡宿南山蟠龙寺韵
褒斜
大雪过凤岭至凤县
青桥驿
唐仓镇
黄花城故址
登煎茶坪望嘉陵水源
宝鸡
寄怀胡延仲
潼关
晓发盘豆驿
卫辉
淇水
正定
京华梦雨
恼春
试毕还伏魔寺置酒丁香花下
僧庐不寐夜起对月
苦雨余仲卧病不出书示
酉山歌送陈子经同年归
题何诗孙昼兰扇
为昊季清题昼兰帐
秋怀
同梁节盒于晦若缪小珊杨次磨昊柚农王雪
激毛稚懈昊季清泛舟北泊观荷还集天甯
寺三首
抵汴梁示余仲洛生
对月
踪迹
寒月
独饮
岁暮小饮示虞仲皋郦禾农
陈州书寄余仲
寄司徒筼庄广西
春日晏起
得胡升于云阝县书寄答长句
寄富建侯司狱成都兼讯午君丈
归思
二
柳湖
大王庙
小雨
就枕
得岳二抑仲书却寄
再寄岳二兼呈王湘绮师二首
酬俞丈雪岑见赠
寄曾蜀章忻州二首
寄升于西安
得乔损庵成都书奉答
次韵送仲皋省亲济源
思归
成都顾先生诗集卷二
蒲州道中杂诗六首
徐沟见新柳
芹泉驿岩间佛翕
罗江道中闻歌吹兼眺大霍山二首
……
成都顾先生诗集卷三
成都顾先生诗集卷四
成都顾先生诗集卷五
成都顾先生诗集卷六
成都顾先生诗集卷七
成都顾先生诗集卷八
成都顾先生诗集卷九
成都顾先生诗集卷十
成都顾先生诗集补遗
成都顾先生诗集题辞
成都顾先生集外诗
交游品题哀挽轶事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