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意在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等角度出发,通过对高丽中期李奎报咏史汉诗之研究,管窥朝鲜半岛文学与中国文学久已存在的依存关系,而朝鲜半岛文学自身之民族特点与强大包容力则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展现。李奎报所处时代之高丽武人专权和外敌对朝鲜半岛之劫掠,无疑是李奎报咏史汉诗生成的重要推动力,由此,强烈的民族意识、对本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对武人的影射、以诗酒女色自娱避祸之倾向以及诗风由豪迈向平实之转变等李奎报咏史诗特点逐一呈现。丽末鲜初朝鲜半岛咏史诗因而亦得以进一步繁荣。
师存勋,青海西宁人,2002年6月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为中国著名“无奴派”五家之一张广志先生。2011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李岩教授。硕士、博士毕业后分别在海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任教。现为琼台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朝鲜半岛比较文学、历史文化以及南海区域文化研究。在《华中学术》《青海民族研究》《云南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