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品种优化布局研究与实践:以红云红河烟草集团主要原料基地为例
定 价:60 元
- 作者:李强,张一扬,胡志明 等 著
- 出版时间:2020/1/1
- ISBN:9787109257085
- 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S572.03
- 页码:197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烤烟品种优化布局研究与实践:以红云红河**集团主要原料基地为例》以云南烟区作为典型案例,分析烟区烤烟品质的影响因素,开展品种立体布局研究,为云南乃至全国优质烟叶品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烟叶原料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烟草对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烟叶质量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据美国专家研究,生态环境、品种、栽培烘烤技术分别对烟叶质量的贡献率为56%、32%和10%左右。生态条件是决定烟叶品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而美国、巴西、津巴布韦等国家非常重视烟区的选择。另外,大量研究表明,品种特性年度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品种之间、品种与环境条件互作差异显著,在影响烟叶风格的各种环境因素中,生态条件是稳态指标,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居首要地位,对烟叶风格起到决定性作用。各烤烟品种都有其特定的生态适应区域,只有将品种特性与其相适应的环境条件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种的生产潜能和环境条件优势,生产出符合卷烟工业要求的优质烟叶。
云南是我国最大的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年均烟叶产量100万t左右。云南也是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最大的原料生产基地,每年为集团供应原料达20万t左右。云南烟区具有种植烟草得天独厚的条件,生产出的烤烟色泽橘黄、香气浓郁、吸味醇和、清香型特点突出,是中式卷烟的主体原料。云南位于北纬21°08`~29°15`,东经97°31`~106°12`,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由于受到亚热带与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影响,区内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气候温和。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饮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仅76.9m。两地直线距离约900km,高低差约达6000m。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但由于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按地形分类,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
在云南省内从海拔1000~2500m均有烤烟种植,是名副其实的“三维立体烟区”,烟区生态差异很大,在较小的区域内(乡镇或县区)常常会有数百米以上的海拔差异,因而烟区立体气候十分明显;而国内许多烟区则处于地势相对平坦、土壤等差异不大的“二维”平原地区,如山东、河南、安徽等省烟区。云南现行烤烟种植布局现状是:主栽品种过于单一。现种植的主栽品种主要有K326、云85、红花大金元和云87等品种,主要分布于海拔1300~2000m,并实行“一乡一品”种植模式。其缺点是:在水平布局上,由于同一海拔高度不同地域的土壤状况相差迥异,生产的烟叶质量差异很大,如果同一品种在同一海拔高度不同土壤上种植面积过大,会造成烟叶质量不均一,工业上难以利用。且易引起病虫害大面积暴发。在垂直布局上,由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类型、光照、温度等重要生态因子差异很大,因而存在单一品种在不同海拔高度适应程度不同。如主栽品种K326在高海拔地区种植会引起上部叶片开片不足。因而云南烟区的烤烟品种布局不应简单地实行“一乡一品”,“一县一品”则更不可取,必须遵循烟区的立体气候特点,实行烤烟品种的“立体布局”。本书以云南烟区作为典型案例,分析烟区烤烟品质的影响因素,开展品种立体布局研究,为云南乃至全国优质烟叶品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烟叶原料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本书在准备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同事和云南烟区多位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烟草公司、曲靖市烟草公司和保山市烟草公司为作者的研究和写作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撰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周冀衡教授和罗华元研究员的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和诚挚的感谢。
本书由李强构思、布局和统稿,前言和第一章由李强著,第二章由胡志明、李强、王超、肖志新和段志超合著,第三章由沈晗、王育军、李强合著,第四章由胡志明、杨应明、范幸龙合著,第五章由李强、胡志明合著,第六章和附录由张一扬著。其他同志参与了本书的田间试验、样品采集、质量评价、样品检测、数据分析和文字校对等工作。
目前,由于烤烟品种立体布局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完善,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有限,书中缺点和不足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云南烟叶质量及生态限制因子概述
第一节 云南烟叶基地气象因子评价及障碍分析
第二节 云南烟叶基地土壤质量评价及限制因子分析
第三节 云南基地烟叶质量评价及其限制因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烟叶品质对海拔的响应
第一节 低纬度基地主栽烤烟品种对海拔的品质适应性(保山市)
第二节 中纬度基地主栽烤烟品种对海拔的品质适应性(昆明市)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基地烟叶品质对海拔的响应及影响因子聚焦
第一节 云南省基地烟叶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高海拔地区夜间温度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南省基地烤烟品种立体优化布局
第一节 云南省保山市基地烤烟生态区划及品种优化布局
第二节 云南省曲靖市基地烤烟生态区划优化布局
第三节 云南省基地烤烟立体优化布局实践
第六章 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附 红云红河云南省基地主栽品种特性和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