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名家篆书丛帖”收入清代著名书家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徐三庚、何绍基、胡澍、赵之谦、吴大澂、吴昌硕、王福庵等人的篆书作品。清朝篆书脱胎于秦篆,又别开生面,百花齐放,把篆书发展推向了高潮。本丛书可习可赏,是篆书临习、练习笔力的必备书帖。
赵叔孺(1874-1945),名时棢,字叔孺,以字行,浙江鄞县人。他是近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正草篆隶皆善。篆刻自开流派,亦善画马。
本书收《赵叔孺篆书诗经??七月》。此册页高三十点五厘米,横三十二厘米,经赵鹤琴收藏。
适读人群 :大众 “名家篆书丛帖”系列,囊括清代篆书名家名作。全景式再现了清朝篆书书法艺术的发展全貌。期冀以篆书的沉雄挺拔来丰富汉字书法的用笔技巧,带动篆刻艺术的发展。全书四色彩印,精美高古。
赵叔孺(1874-1945),名时棢,字叔孺,以字行,浙江鄞县人。他是近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清末便与吴昌硕齐名。民国时期寓居上海,专事书画、篆刻。在书法上,他正草篆隶皆善。篆刻自开流派,亦善画马。有方家评说,他的玉筯小篆取法李少温,修长优美,线条瘦劲温润,婉转顺畅,曲则见致,如琢玉屈铁,洋溢着一种平和轻松,秀丽典雅的书卷气息。
一九八七年《书法》杂志曾刊载一件《赵叔孺篆书诗经??七月》。此册页高三十点五厘米,横三十二厘米,经赵鹤琴收藏。编者谨将其彩印推出,供广大读者鉴赏。
孙宝文,原吉林文史出版社副社长,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搜集、整理、研究,已出版《馆藏国宝墨迹》系列、《历代拓本精华》系列、《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等书法碑帖类图书百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