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文鉴赏辞典(珍藏本)》是“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精华”之一。白居易(772-864),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唐代文学家。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所作讽谕诗,较广泛尖锐地揭发了时政弊端和社会矛盾,于民生困苦也多有反映。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又系早期倚声填词者之一,《忆江南》、《竹枝》、《长相思》清丽婉约,为唐代词作名篇。
《白居易诗文鉴赏辞典(珍藏本)》收录了白居易非常有代表性的讽谕诗、长篇叙事诗以及文、词名篇,力求全面反映其在诗、词、文创作方面的成就。鉴赏文则由霍松林、程千帆、周啸天等名家撰写,深入浅出,流畅生动,深入剖析白居易名作的艺术成就及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附白居易生平著作年表,带领读者对其生平有所了解,以便较深入地欣赏其诗文的艺术魅力。
适读人群 :供大众阅读 白居易(772-864),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唐代文学家。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所作讽谕诗,较广泛尖锐地揭发了时政弊端和社会矛盾,于民生困苦也多有反映。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又系早期倚声填词者之一,《忆江南》、《竹枝》、《长相思》清丽婉约,为唐代词作名篇。
白居易(772-846)唐代文学家。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徙居下邦(今陕西渭南),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建中三年(782),随父至徐州别驾任所,寄家符离。次年避乱至越中。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十九年,登书判拔萃科,授校书郎。元和元年(806),登制科,授盩屋尉。三年,除左拾遗,为翰林学士,以直谏为权豪所忌。丁母忧。服除,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因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之凶手,执政恶其越职言事,贬江州司马。量移忠州刺史。穆宗即位,历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长庆二年(822),出为杭州刺史。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宝历元年(825),复为苏州刺史。病告归。大和初,任秘书监、刑部侍郎。三年(829),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四年,授河南尹,复为宾客分司,改太子少傅分司。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闲居洛阳,皈依佛教,以诗酒自适。卒,谥日文。初与元稹并称“元白”,同为中唐新乐府倡导者,后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论诗重视诗歌讽谕功能,强调揭露社会弊端、反映民生疾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要求作品“辞质而径”“言直而切”“事核而实”“体顺而肆”(《新乐府序》),以充分发挥其“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之社会功能。故其《新乐府》《秦中吟》中不少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但因片面强调社会功能,亦有表现直露、议论太切的毛病。其感伤诗《长恨歌》描写李、杨爱情悲剧,《琵琶行》抒发其与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悲哀,为唐代长篇叙事诗名作,明代何良俊誉为“古今长歌第一”(《四友斋丛说》)。杂律等小诗亦以通俗浅易、清新明快见长。《暮江吟》《钱塘湖春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均脍炙人口。盖其诗变格入俗,元和、长庆中风靡一时,远播海外,于后世影响亦巨。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尊其为“广大教化主”。又系早期倚声填词者之一,《忆江南》《长相思》清丽婉约,为唐代词作名篇。亦擅古文,《与元九书》议论犀利,情文并茂,为唐代文论名作。《庐山草堂记》《养竹记》《冷泉亭记》《荔枝图序》等文亦疏畅条达,意味隽永,为世传诵。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白氏经史事类》(一名《六帖》)三十卷,又编与元稹等唱和诗为《元白因继集》二卷、《三州唱和集》一卷,编与刘禹锡唱和诗为《刘白唱和集》二卷、《汝洛集》一卷。今有《白氏长庆集》(一名《白香山集》《白氏文集》)行世,《六帖》则与宋孔传《后六帖》合为《白孔六帖》一百卷刊行,余均佚。
著名学者、古典文学专家沈祖棻、霍松林、葛晓音等领衔撰写鉴赏文字,带您领略唐代新乐府运动领军人物——白居易的诗歌风采。
诗
观刈麦
杂兴三首(其二)
宿紫阁山北村
登乐游园望
采地黄者
村居苦寒
新制布裘
轻肥
买花
有木诗八首(其七)
上阳白发人
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
杜陵叟
缭绫
卖炭翁
夜雪
题浔阳楼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游襄阳怀孟浩然
长恨歌
琵琶行
花非花
邯郸冬至夜思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粱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邦弟妹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惜牡丹花
望驿台
江楼月
村夜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燕子楼
蓝桥驿见元九诗
登郢州白雪楼
舟中读元九诗
放言五首(其一)
放言五首(其三)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大林寺桃花
建昌江
问刘十九
竹枝词四首(其一)
竹枝词四首(其四)
南浦别
后宫词
夜筝
勤政楼西老柳
暮江吟
寒闺怨
钱塘湖春行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杭州春望
别州民
秋雨夜眠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杨柳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枝词八首(其一)
杨柳枝词八首(其六)
白云泉
浪淘沙词六首(其二)
浪淘沙词六首(其四)
词
忆江南(江南好)
忆江南(江南忆)
忆江南(江南忆)
长相思(汴水流)
长相思(深画眉)
文
与元九书
庐山草堂记
冷泉亭记
养竹记
江州司马厅记
三游洞序
《荔枝图》序
池上篇序
《不能忘情吟》序
游大林寺序
醉吟先生传
附录
白居易生平与文学创作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