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店铺、街道乃至城市在渐渐失去魅力?
 ——我们想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街道?
 ——百货店可以有怎样的新价值?
 ——酒店是否只有好好住?
 ——公共空间,如何打破无趣?
 ——菜市场,如何逛出想象?
 ——希望可以重新发现城市的面孔,让我们“有街可逛”。
  
 好的商业空间,具有多重魅力,可以满足人们购物、逛街、会面等多种需求,让人想一逛再逛。同时,这样的空间因为可以吸引并留住大量的人群,也会带来更好的商业回报,形成一个良好的反馈场。  
 但是现在的城市里,看上去貌美、新颖的网红店多,耐得住品味、让人真正乐于去逛的商业空间少。一些时髦打卡区,甚至直接copy了东京、纽约某些空间的形态,但因为缺少内在的生态逻辑,而徒有其表。
 《就是要逛才有趣》,邀请驻北上深、东京、伦敦、纽约等地的城市规划、建筑、经济研究者,以优秀的与遗憾的城市商业空间为样本,探求好的商业空间的秘密所在,希望能给建设者、经营者与生活者更多启发。
 
一.   为什么我们的店铺、街道乃至城市在渐渐失去魅力?
  
 二.    我们想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街道?
 东京中城(如何将街区营造为品牌?)
 伦敦 Coal Drops Yard(属于每个人的国王十字)
 北京大栅栏儿(从老字号、设计周到大商场,一个不断尝试突破的街区改造试验)
 东京下町(建筑改造与社区共生,他们提出了新的街道升级解决方案)
 不仅仅是CBD:我眼中的“东京大丸有地区”改造计划
 Prada:在上海市中心的百年豪宅开美术馆
 高架下的空间诱惑
  
 三.   百货店的新价值
 东京银座GINZA SIX(老牌百货店在银座“大变身”)
 K11(把艺术搬进商业空间)
 森大厦与虎之门hills(为什么它的品牌塑造深入人心?)
 英国Selfridges(全球最佳百货的秘诀)
 东京SKYTREE(虽然是“城市名片”,却不只是个观光景点)
 橱窗如何打动人心?
  
 四.酒店不只好好住
 Ace Hotel(酒店业的颠覆者)
 东京hotel koé(做服装生意的公司开了家混搭型酒店)
 东京TRUNK Hotel(要不要和传统酒店唱反调?)
 9 Hours(把“将就”的胶囊旅馆变成街区地标)
  
 五.公共空间·打破无趣
 东京 Ginza Sony Park(索尼为什么要在黄金商业区建一座公园?)
 纽约The High Line(精致壮举,打卡胜地,以及一段不易复制的再造新生)
 东京Spiral(一家公司,如何塑造有魅力的艺术文化空间?)
 所有城市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
  
 六.菜市场,想象之外
 鹿特丹市集住宅De Markthal(把菜市场和住宅放在一起?)
 巴塞罗那市场群(老市场如何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台北新富市场(从传统市场到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