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作为亚洲经济发达的区域,在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源需求大。长期以来,东北亚能源消费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和区外石油进口,能源资源禀赋和能源消费呈逆向分布,使得各国在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东北亚能源互联网是亚洲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区域合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构建东北亚能源互联网,能够实现区域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将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亚洲能源互联网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亚能源互联网研究与展望》为亚洲能源互联网系列成果之一。
《东北亚能源互联网研究与展望》内容共分6章:第1章介绍东北亚经济社会和能源电力发展现状,分析东北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能源互联网发展思路;第2章在实现全球温控目标的指引下,展望东北亚能源电力转型发展趋势,提出情景预测;第3章研究清洁能源资源分布和大型发电基地布局;第4章基于电力平衡分析,研究提出电网互联总体格局和互联方案;第5章评估构建东北亚能源互联网所能带来的综合效益;第6章提出相关政策机制。
1.本研究范围涉及俄罗斯、蒙古、中国、日本、韩国和朝鲜6个国家,研究范围全面广泛且具体按照国别、地区进行研究与规划,可供相关国家政府部门及学者进行参考。
2.内容新颖权Q威,作者作为国际认可的研究机构,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在国内,乃至国际均为S次提出,填补了研究领域的空白;研究成果为全球相关资质、机构等认可
1、 前言
亚洲经济体量大,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绝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大。但当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国家间经济发展差距悬殊、能源安全保障困难、碳排放强度高、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大等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需求迫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清洁发展,关键是推进能源生产侧实施清洁替代,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消费侧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以电代柴,用的是清洁电力。亚洲能源互联网为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输送、使用搭建平台,是构建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推动亚洲经济全面均衡发展,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深化区域一体化和全方位协同合作,实现亚洲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的全面协调发展。
东北亚作为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在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源需求大。长期以来,东北亚能源消费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和区外石油进口,能源资源禀赋和能源消费呈逆向分布,使得各国在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东北亚能源互联网是亚洲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区域合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构建东北亚能源互联网,能够实现区域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将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亚洲能源互联网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为亚洲能源互联网系列成果之一。内容共分 6 章:第 1 章介绍东北亚经济社会和能源电力发展现状,分析东北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能源互联网发展思路;第 2 章在实现全球温控目标的指引下,展望东北亚能源电力转型发展趋势,提出情景预测;第 3 章研究清洁能源资源分布和大型发电基地布局;第 4 章基于电力平衡分析,研究提出电网互联总体格局和互联方案;第 5 章评估构建东北亚能源互联网所能带来的综合效益;第 6 章提出相关政策机制。
希望本报告能为政府部门、国际组织、能源企业、金融机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相关人员开展政策制定、战略研究、技术创新、项目开发、国际合作等提供参考。受数据资料和研究编写时间所限,内容难免存在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简称合作组织),是由致力于推动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企业、组织、机构和个人等自愿组成的国际组织。注册地设在北京。
合作组织的宗旨是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推动实现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合作组织将积极推广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组织制定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规划,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开展联合技术创新、重大问题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工程项目实施,提供咨询服务,引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
前言
研究范围
摘要
1 东北亚发展新机遇 / 01
1.1 经济社会 / 02
1.1.1 宏观经济 / 02
1.1.2 人文社会 / 03
1.1.3 区域合作 / 04
1.1.4 发展战略 / 06
1.2 能源电力 / 07
1.2.1 能源发展 / 07
1.2.2 电力发展 / 12
1.3 可持续发展思路 / 15
1.3.1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理念 / 15
1.3.2 东北亚能源互联网促进东北亚可持续发展 / 17
2 能源电力发展趋势与展望 / 19
2.1 能源需求 / 20
2.1.1 一次能源 / 20
2.1.2 终端能源 / 22
2.2 电力需求 / 24
2.3 电力供应 / 30
3 清洁能源资源开发布局 / 33
3.1 清洁能源资源分布 / 34
3.1.1 水能 / 34
3.1.2 风能 / 34
3.1.3 太阳能 / 35
3.2 清洁能源基地布局 / 36
3.2.1 水电基地 / 36
3.2.2 风电基地 / 38
3.2.3 太阳能基地 / 40
4 电网互联 / 41
4.1 电力流 / 42
4.1.1 各地区供需平衡 / 42
4.1.2 电力流方案 / 43
4.2 电网互联方案 / 44
4.2.1 总体格局 / 44
4.2.2 互联方案 / 47
4.3 重点互联互通工程 / 50
4.3.1 近期重点工程 / 50
4.3.2 中远期重点工程 / 52
4.4 投资估算 / 54
4.4.1 投资估算原则 / 54
4.4.2 投资估算结果 / 55
5 综合效益 / 57
5.1 经济效益 / 58
5.2 社会效益 / 58
5.3 环境效益 / 58
5.4 政治效益 / 60
6 政策机制 / 61
参考文献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