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围绕深化城市管理与执法衔接机制、城管执法领域社会治理机制等问题作了探讨与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深化城市管理与执法衔接机制研究、城管执法领域社会治理机制研究、城市管理力量下沉改革后评估研究等方面。
本书汇集了课题组2014—2019年对“上海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开展跟踪研究的6份决策咨询报告,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单位委托。
2014年研究完成的《改革和完善上海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机制研究》提出“城管综合执法机构单设、执法责权下沉”等政策建议被吸纳进2015年1月市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区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中,该报告获得第九届上海市决策咨询二等奖。2015年研究完成《上海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跟踪调研》,2016年研究完成《利用社会治理创新手段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研究》和2017年研究完成《深化城市管理与执法衔接机制研究》,分别获得上海市住建委系统决策咨询二等奖。2018年研究完成的《城管执法领域社会治理机制研究》、2019年研究完成的《城市管理力量下沉改革后评估研究》,均获得评审专家高度好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份专报均获得多位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以上6份报告分别构成本书的六章内容。
这6份决策咨询报告主要具有如下三个明显特点:
一是注重实际调研走访,收集第一手材料。课题组与政府决策机构、基层实践部门保持畅通的沟通交流机制,深入了解上海城管综合执法历史沿革,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发展的情况,积极听取政府管理部门、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等各方意见,了解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瓶颈,充分体现实证研究导向。
二是发挥跨领域研究优势,充分体现集体智慧。课题组研究团队组成中有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城市学、公共政策研究等不同学科背景,是上海社科院跨所跨学科合作研究成果的体现。在课题调研前后大家充分展开研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相关观点和建议具有扎实的学理性基础。
三是贴近决策需求,保持研究的客观性和独立性。课题研究内容直接来自决策部门的现实需求,来自实践发展的内在需求。课题组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探索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发展道路、城市精细化管理等的精神要求,以及中央和上海市委市政府面对新形势改革发展任务的要求,着眼于国际大都市发展规律,以智库研究者的视角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本书汇编出版旨在回顾总结近6年来上海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历程,客观展示决策咨询研究者是如何观察和实证分析改革政策推进实施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如何为改革实践者提供深化改革、破解问题的目标思路和应对举措。其中有政策出台前的谋划,有政策实施中的解惑,有政策实施后的评估,充分体现智库如何深度介入公共政策过程,以及把对政策的分析、观点和主张直接传递给政策制定者,充分发挥智库服务党委政府的功能作用。本报告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是上海社科院课题组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也体现了上海市住建委、市城管执法局等改革实践先行者的宝贵经验。
限于作者研究水平和课题组调研活动等方面的不足,本汇编报告中一定存在不少疏漏和谬误,有些判断、建议受制于当时的认识局限和形势变化,可能不一定正确,欢迎热忱的读者、专家学者,以及所有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感兴趣的朋友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
2020年3月28日
杨亚琴,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曾获第十届上海市“巾帼创新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长期从事决策咨询研究,获得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二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曾先后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等单位工作。
徐存福,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期在城乡建设和城市管理领域从事政策研究、文稿起草、改革方案编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