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以研究生视角讲述的发生在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第二部分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以第三方视角讲述的导学团队的先进事迹,探寻不同团队所独有的优秀特质以及他们之间所共有的卓越基因。
本书展示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传播了导学文化正能量,可帮助大家了解真实的高校研究生导学关系。
本书适用于高校导师、研究生以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可为师生优化导学关系、提升团队文化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为兄弟高校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对于筹备考研的本科生,本书更可以为他们推荐优秀的导师和团队。此外,本书也适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人群阅读。
由若干导师及其指导的研究生所组成的导学团队,是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提升研究生思政工作质量、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重要载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2016年起,以“师德师风好、师生关系好、培养模式好,有先进文化、有出色管理、有突出业绩”为标准,以导学团队为抓手,创新开展“三好三有”育人工作。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学校逐步建立了以导学团队评选、导学文化示范基地建设、导学文化建设交流和育人工作系列宣传为核心的育人体系,打造了贯穿全年的“三好三有”系列活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好三有”文化品牌,营造了和谐浓郁的“三好三有”导学文化氛围,得到了校内师生、兄弟高校和上级部门的广泛认可,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三好三有”育人工作系列宣传主要包括“三好三有风采”系列报道和“三好三有导学故事”主题征文。其中,系列报道旨在深入挖掘历届评选获奖团队的先进事迹,树立一批能够引领优秀导学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鲜明旗帜;主题征文旨在广泛收集发生在师生中间的感人故事,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展示融洽的师生关系。多年来,学校先后推出系列宣传近百期,累计阅读人数超过十万人,传播了导学关系正能量,引领了和谐导学新风尚,形成了团队业绩突出、个人心情舒畅这种教学相长、生机勃勃的优秀导学文化。
本书是对育人工作系列宣传的进一步总结和提升,通过讲述发生在导学之间、团队之中的感人故事,诠释“三好三有”育人理念,展示“三好三有”育人成效,激发对“三好三有”育人工作的思考。
本书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以学生的视角讲述的发生在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讲述者中既有已录取但尚未入学的学生,也有在校多年的老生;既有刚刚离校的职场新秀,也有毕业多年的普通校友;更有留校工作已为人师的博导教授。在他们与导师之间最深受感动、最难以忘怀的故事中,既有学术上的悉心指导,也有生活里的打成一片;既有日常间的关怀备至,也有困难时的倾力相助。更为重要的则是导师以德为范、以身作则,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之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为人处世观念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样的精神引领往往被大家视为“一生的宝贵财富”。第二部分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以第三方视角讲述的导学团队的先进事迹,探寻了不同团队所独有的优秀特质以及他们之间所共有的卓越基因。他们当中有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吸纳师生近百人的大研究所,也有紧盯制约人类科技发展的基础问题、默默探索的小课题组;有推动技术变革的理工类团队,也有为社会治理建言献策的经管类团队,更有引领大众思想的文哲类团队。支撑他们不断取得科研成果、培育优秀人才的动力,有坚定崇高的学术信念,也有科学高效的培养模式,有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有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更为普遍的则是团队里自由和谐的集体氛围和团结奋进的组织文化。这样的文化熏陶在无形之中为每个人都“打上了鲜明的集体烙印”。
本书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三好三有”育人工作所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不仅为全校师生优化导学关系、提升团队文化提供了全面且行之有效的参考,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三好三有”导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能帮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三好三有”育人成效,而且为兄弟高校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还能够显著增强校内师生、兄弟高校、上级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三好三有”导学文化的认同。
限于篇幅,本书只展示了部分感人的师生故事和先进团队的事迹。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挖掘和整理发生在师生间的优秀导学故事,不断传播导学关系正能量,丰富“三好三有”导学文化内涵。
衷心感谢学校领导对“三好三有”育人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学校各部门对“三好三有”育人工作的鼎力配合,感谢研究生工作部全体同仁对“三好三有”育人工作的倾心付出,感谢相关团队及师生为“三好三有”导学文化建设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感谢在本书编写及校审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工作人员。
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第一部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 师者,父也! 3
2.雨润新竹,春霖无声 8
3.我的导师语录 13
4.永远都是一家人 17
5.用爱心助力孩子们的梦想 21
6.多元文化涵育智慧人生 26
7.难忘师恩 30
8.学成之时,感念吾师 34
9.记我在SIS团队的日子 37
10.言传身教,知行合一 41
11.我们心中的白月光 45
12.亦师亦友,一路同行 48
13.没有盲求亮点,只有用心点亮 52
14.等待谱写新的旋律 55
15.矗立在云端的旗帜 59
16.传道,授业,解惑 63
17.承学术之魂,尽璞玉之美 66
18.电磁出英才 69
19.恋念ICIE,光华依旧 72
第二部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放眼国际前沿,落脚国家需求
——记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无“限”电波团队 77
2.听风、看风、捕风
——记通信工程学院密码学团队 82
3.经天纬地,欣欣向荣
——记经济与管理学院欣欣向荣团队 87
4.砥砺成长,筑梦未来
——记人工智能学院智能感知与计算团队 92
5.用鼓励、责任和大爱伴随孩子们成长
——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机器人视觉与智能控制团队 97
6.深耕细作于“方寸之间”
——记微电子学院宽禁带半导体团队 103
7.弄潮信息新时代
——记通信工程学院Arise团队 108
8.不忘初“芯”,方得始终
——记微电子学院四海同“芯”团队 113
9.在微纳世界里探索科学的真谛
——微电子学院微纳看世界团队 118
10.以图像为媒,铸航天之魂
——记通信工程学院图像所团队 123
11.严谨笃学,坚持创新
——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视觉与网络智能团队 128
12.攻克雷达核心算法,点睛国防利器之魂
——记电子工程学院雷达成像探索算法团队 133
1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记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ICIE团队 138
14.沐春桃李绽华夏,做人做事做学问
——记经济与管理学院桃李华夏团队 141
15.光电成像凝聚灵感火花 类脑感知解译智慧密码
——记人工智能学院光电成像与类脑感知团队 146
16.网控世界,智联交通
——记通信工程学院ATT团队 151
17.驱动观天之眼,锻造进取之师
——记机电工程学院驱动观天之眼团队 157
18.破“障”前行,追求卓越
——记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MCI团队 162
19.We are the CBI
——记生命科学技术学院CBI脑影像与健康研究团队 166
20.打造卓越执行力团队,共创合作与互赢平台
——记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先进医学影像团队 170
21.勇攀科研最高峰,续写电磁新华章
——记电子工程学院电磁英才团队 175
22.追电逐波,上下求索
——记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团队 180
23.持工匠之心,尽璞玉之美
——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海曲门第团队 186
24.微联万物看世界,洞彻信息铸安全
——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NSS团队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