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华为网络设备搭建网络实训环境,以实际项目为导向,共分为12个项目,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交换技术基础、虚拟局域网技术、局域网冗余技术、路由与静态路由技术、RIP路由协议、OSPF路由协议、网络设备安全访问与管理、NAT技术、广域网技术、IPv6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本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入门教材,以实用为目标,重在实践操作,以丰富的实例、大量的插图和项目案例的方式进行项目化、图形化界面教学,从实用角度出发,展开教学内容,可以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用作网络互联技术岗位人员学习参考。
崔升广,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教师,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副高级职称,自2002年参加工作后,在教育岗位辛勤耕耘至今,一直从事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担任实验室主任一职,从事教育工作16年以来一直站在实践教学的第一线,"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他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言辞举止得体,工作积极认真,近10年年度评比均为优秀等级,工作业绩成绩突出。2012年、2014年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010年至2018年指导学生参加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大赛,荣获国家级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省级一等奖五项、二等奖三项;先后获得了锐捷、思科、华三等企业网络高级工程师认证以及企业讲师资格。
项目一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定义	1
1.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1
1.1.2  计算机网络构成	1
1.1.3  计算机网络类别	8
1.1.4  网络拓扑结构	9
1.2  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协议	12
1.2.1  网络体系结构	12
1.2.2  网络协议	15
1.3  IP地址划分	15
1.4  常用网络测试命令	17
1.5  Visio工具软件的使用	19
1.6  eNSP工具软件的使用	21
练习题	22
项目二  交换技术基础	24
2.1  以太网基础	24
2.1.1  以太网技术发展	24
2.1.2  以太网帧结构	26
2.1.3  以太网工作原理	27
2.1.4  以太网通信方式	31
2.1.5  以太网冲突域和广播域	31
2.2  认识交换机设备	34
2.2.1  交换机外形结构	34
2.2.2  认识交换机组件	35
2.2.3  三层交换技术	36
2.2.4  交换机性能参数	39
2.3  交换机工作原理	40
2.3.1  交换机基本功能	40
2.3.2  交换机地址学习和转发过滤	41
2.4  配置交换机	44
2.4.1  交换机管理方式	44
2.4.2  交换机命令行基础	47
2.4.3  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	49
2.4.4  文件系统管理	52
练习题	54
项目三  虚拟局域网技术	56
3.1  VLAN概述	56
3.1.1  VLAN技术简介	56
3.1.2  链路类型	58
3.1.3  端口类型	59
3.2  VLAN内通信	62
3.2.1  VLAN基本配置	62
3.2.2  交换机Trunk端口实现VLAN内通信	65
3.2.3  交换机Hybrid端口实现VLAN内通信	69
3.3  VLAN间通信	71
3.3.1  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	72
3.3.2  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通信	75
3.4  GVRP协议	78
3.4.1  GVRP工作原理	78
3.4.2  GVRP注册模式	79
3.4.3  配置GVRP	80
3.5  端口扩展配置	81
3.5.1  端口限速配置	81
3.5.2  端口镜像配置	84
3.6  Telnet配置管理	88
3.6.1  AAA认证方式	88
3.6.2  密码认证方式	90
练习题	91
项目四  局域网冗余技术	92
4.1  生成树协议概述	92
4.1.1  二层环路问题的产生	93
4.1.2  STP协议	95
4.1.3  RSTP协议	104
4.1.4  MSTP协议	109
4.2  链路聚合技术	114
4.2.1  链路聚合概述	114
4.2.2  链路聚合配置	115
4.3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120
4.3.1  VRRP协议概述	120
4.3.2  VRRP配置	122
练习题	135
项目五  路由与静态路由技术	136
5.1  路由技术基础	136
5.1.1  路由概述	136
5.1.2  路由选择	138
5.2  认识路由器设备	140
5.2.1  路由器外形结构	140
5.2.2  路由器访问方式	141
5.3  配置路由器	141
5.3.1  路由器基本配置	141
5.3.2  配置静态路由	145
5.3.3  配置默认路由	148
练习题	151
项目六  RIP路由协议	153
6.1  RIP路由协议概述	153
6.1.1  RIP路由协议的基本概念	153
6.1.2  RIP度量方法	155
6.1.3  RIP更新过程	155
6.2  RIP路由环路	157
6.2.1  路由环路造成路由障碍	157
6.2.2  RIP防止路由环路机制	157
6.3  配置RIP路由协议	159
练习题	165
项目七  OSPF路由协议	166
7.1  OSPF路由协议概述	166
7.1.1  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概念	167
7.1.2  OSPF路由协议的报文类型	170
7.1.3  OSPF路由协议支持的网络类型	171
7.1.4  DR与BDR选举	172
7.2  配置OSPF路由协议	173
7.2.1  OSPF区域划分	173
7.2.2  配置多区域OSPF	174
练习题	178
项目八  网络设备安全访问与管理	179
8.1  交换机安全端口	179
8.1.1  安全端口地址绑定	179
8.1.2  配置交换机安全端口	180
8.2  访问控制列表	185
8.2.1  ACL概述	185
8.2.2  基本ACL	190
8.2.3  高级ACL	196
练习题	202
项目九  NAT技术	203
9.1  NAT技术概述	203
9.1.1  NAT简介	203
9.1.2  NAT技术实现方式	205
9.2  配置NAT	205
9.2.1  静态NAT	205
9.2.2  动态NAT	212
9.2.3  端口多路复用PAT	221
练习题	231
项目十 广域网技术	232
10.1 广域网技术基础	232
10.1.1 广域网概述	232
10.1.2 常见的广域网接入技术	233
10.1.3 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	235
10.2 广域网配置	238
10.2.1 HDLC配置	238
10.2.2 PPP配置	241
练习题	246
项目十一 IPv6技术	247
11.1 IPv6概述	247
11.1.1  IPv6报头结构与格式	248
11.1.2 IPv6地址类型	249
11.2 IPv6地址自动配置协议	252
11.3 IPv6路由协议	253
11.4 配置IPv6	255
11.4.1 RIPng配置	255
11.4.2 OSPFv3配置	259
11.4.3 DHCPv6配置	263
练习题	267
项目十二 无线局域网技术	268
12.1 DHCP动态获取IP地址协议	268
12.1.1 DHCP概述	268
12.1.2 DHCP配置	270
12.2 WLAN技术概述	279
12.2.1 WLAN简介	279
12.2.2 WLAN配置	281
练习题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