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戈尔远征记》是俄国古代的一部英雄史诗,它被所有俄国古典文学大师研究过,其摹本被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收藏,被译成所有斯拉夫民族和西欧以至世界各民族文字,在世界文学上影响深远。
《涅克拉索夫诗选》反映了十九世纪俄国的社会面貌,对俄国劳动人民给予了深情的关注。
《伊戈尔远征记》写于古代罗斯饱受内忧外患的十二世纪末,当时王公为割据而内讧,游牧民族的入侵更是雪上加霜。早在十一世纪时突厥游牧民族波洛夫人就占领了伏尔加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草原和克里米亚,并深入到巴尔干半岛。位于古代罗斯南部边疆的各罗斯公国曾不断同波洛夫人斗争,有胜有败。譬如,一一八四年,基辅大公斯维雅托斯拉夫远征第聂伯河流域,打败了波洛夫人,俘虏了他们的汗柯比雅克。伊戈尔公未能参加这次远征,于是第二年他召集了一支人数不多的军队,没有同别的王公商议,便擅自向波洛夫进军。结果遭到惨败,使大片国土面临危险。后来,基辅大公试图联合众王公,阻止波洛夫人的进逼。这就是《伊戈尔远征记》的历史素材。
但《伊戈尔远征记》的创作目的并不在于记录伊戈尔公的那次远征,而是描绘从昔日的符拉季米尔到今天的伊戈尔这一百五十年间罗斯人民生活的整个风貌。从国家政治的分崩离析、王公间的连年内讧、游牧民族的节节进扰、广大人民的贫困生活,回望从前的祖国的强盛与光荣。
这是一篇逼真地、历史地、朴实地描写了罗斯人民生活画面的伟大史诗。这一史诗的辉煌的、生动的和具有独创性的语言,和那力透纸背的、贯穿在整个诗篇中的蓬勃的爱国主义感情,赋予《伊戈尔远征记》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在《伊戈尔远征记》中体现了罗斯人民的思想和愿望他们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为了保卫它,他们随时准备抗拒敌人,他们谴责王公们的专横恣肆和连年不息的内讧。在这位不知名的十二世纪爱国诗人的伟大史诗中,处处洋溢着的这种对罗斯国家的*美好、*富有鼓舞力量的感情,也正是这一古代罗斯伟大史诗之深为今天的俄罗斯人民和世界上一切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人民所至感亲切、弥足珍贵的原因所在。《伊戈尔远征记》的充沛生命力是万古长青的,它将永远激励着善良的人们团结奋进。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涅克拉索夫(18211878)是俄国解放运动第二阶段*著名的诗人,他充分发扬俄罗斯文学的优良传统,并大胆地开创了一代诗风,唾弃温文尔雅的诗风,使诗歌更接近人民。他的创作在俄国诗歌史上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涅克拉索夫的创作,不仅对以后俄罗斯诗歌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苏联诗歌的形成也起着巨大作用。卢那察尔斯基曾肯定地说:毫无疑义,我们今天的诗歌应该是涅克拉索夫式,而且不能不是涅克拉索夫式。
《涅克拉索夫诗选》收录了俄国著名诗人涅克拉索夫的97首诗,这些诗均对后人产生过巨大影响。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铁路》,鼓舞了许多年轻人踏上了为亲爱的祖国而斗争的道路。著名的《纪念杜勃罗留波夫》(1864) 中有两句:一盏多亮的理智巨星陨落了!一颗多高洁的心停止了跳动!这两行诗曾被列宁用来作为纪念恩格斯的论文的题词。
《伊戈尔远征记》是俄国古代的一部英雄史诗。这一焕发着斑斓光彩的不朽诗篇,一直为俄罗斯人民所传诵。史诗里洋溢着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和鼓舞着一切热爱自己祖国的人们。
魏荒弩
涅克拉索夫的富有革新精神的诗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地结合着,因而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和公民责任感。他的描述社会底层生活和农民生活的诗,代表了千百万人民的呼声,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和愿望。因此,列宁认为涅克拉索夫是农民革命的忠实表达者。列宁曾把他同卓越的讽刺作家谢德林相提并论:涅克拉索夫和萨尔蒂科夫曾经教导俄国社会要透过农奴制地主所谓有教养的乔装打扮的外表,识别他的强取豪夺的利益,教导人们憎恨诸如此类的虚伪和冷酷无情。
魏荒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