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矿产地质遥感应用研究/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系列丛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综合”(2006-2013)项目“遥感资料应用”课题研究成果。以遥感理论为指导,采用中一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数据,从“线、带、环、块、色”五大类遥感地质信息及近矿找矿标志的遥感研究入手,总结了西北地区Ⅲ级成矿带遥感地质特征,论述了西北地区遥感五要素和遥感异常的典型特征及其与矿产的关系,归纳了一系列(沉积型、火山岩型、侵入岩体型、变质型、层控内生型和复合内生型)遥感找矿模型(式)并进行了遥感找矿预测。
《西北地区矿产地质遥感应用研究/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系列丛书》可供遥感地质专业师生、地质矿产调查及科研人员参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积极开展矿产远景调查和综合研究,科学评估区域矿产资源潜力,为科学部署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依据”的要求和精神,国土资源部于2006年部署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设立“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及综合”计划项目。2007年1月,国土资源部将该计划项目列为部重点工作,并更名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下设47个工作项目,涵盖省级、六大区域和全国3个层级的项目,起止时间为20062013年。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综合”即是“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计划项目的工作项目之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完成。“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综合”项目的目标是:①指导省级项目组开展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矿产预测等项研究与编图和建库工作;开展西北地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矿产预测等综合研究和汇总工作,编制西北地区大地构造相图、矿产预测类型分布图、成矿规律图、成矿预测成果图、勘查部署建议图等。汇总建立西北地区各类区域工作的空间数据库。参加全国汇总研究工作。②负责对省级项目组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指导省级项目组开展各项技术工作,组织大区相关业务活动。
本书是“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综合”工作项目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专题的遥感资料应用课题的研究成果。遥感资料应用课题工作系“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的前导性工作,它以遥感工程性应用为主兼有研究性质,其宗旨是为西北地区及全国非油气重要矿产:煤炭、铀、铁、铜、铝、铅、锌、锰、镍、钨、锡、钾、金、铬、钼、锑、稀土、银、硼、锂、磷、硫、萤石、菱镁矿、重晶石的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提供遥感参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工作基础
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北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位置
第二节 区域地质、矿产概况
第三节 区域遥感影像地质特征
第三章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遥感技术方法
第一节 采用的遥感数据
第二节 遥感数据处理
第三节 遥感异常信息提取
第四节 遥感矿产地质解译
第五节 遥感最小预测区
第六节 遥感数据库建立方法
第四章 遥感五要素与遥感异常特征
第一节 遥感线性构造
第二节 遥感环形构造
第三节 遥感带要素
第四节 遥感色要素
第五节 遥感块要素
第六节 遥感异常要素
第五章 成矿带遥感矿产地质特征
第一节 阿尔泰成矿省
第二节 准噶尔一伊犁成矿省
第三节 塔里木成矿省
第四节 祁连成矿省
第五节 昆仑成矿省
第六节 巴颜喀拉一松潘成矿省
第七节 喀喇昆仑一三江成矿省
第八节 华北成矿省
第九节 秦岭一大别造山带成矿省
第十节 扬子成矿省
第六章 遥感矿产资源预测综合研究
第一节 沉积型矿产遥感预测
第二节 火山岩型矿产遥感预测
第三节 侵入岩型矿产遥感预测
第四节 变质型矿产遥感预测
第五节 层控内生型矿产遥感预测
第六节 复合内生型矿产遥感预测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