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翔实地介绍现有国际刑法规范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国际刑法的基本理论。内容涉及国际刑事管辖的各项原则(特别是作为国际刑法特有原则的普遍管辖问题),国际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一般原理、国际犯罪的分类等内容;对各类国际犯罪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对国际刑法的适用模式和国际刑事合作的基本途径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中国参与国际刑事立法以及中国与外国签订的引渡条约和司法协助条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立法建议。
张智辉,1954年生于陕西武功。1978年9月,在军队服役6年之后,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1981年底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并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师从高铭暄、王作富教授,攻读刑法专业硕士学位。1984年底获法学硕士学位之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工作。在从事了十余年的编辑出
总序
前言
增补本说明
第一章 国际刑法与国际刑法学
一、国际刑法的概念与特征
二、国际刑法的孕育与形成
三、国际刑法产生的理论基础
四、关于国际刑法的独立性
五、国际刑法学的理论构想
六、国际刑法典草案
第二章 国际刑法的渊源
一、国际刑法渊源的界定
二、国际刑法的基本渊源
三、含有国际刑法规范的国际公约
第三章 国际刑事管辖
一、国际刑事管辖的意义
二、国际刑事管辖的公约规定
三、属地管辖原则
四、属人管辖原则
五、保护管辖原则
六、普遍管辖原则
七、关于优先管辖原则的探讨
第四章 国际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一般原理
一、国际犯罪的概念
二、国际犯罪的构成
三、关于国际犯罪的主体问题
四、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
五、国际犯罪的分类
第五章 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的犯罪
一、战争法与战争犯罪
二、侵略罪
三、战争罪
四、反人道罪
五、非法使用武器罪
六、灭绝种族罪
第六章 侵犯基本人权的犯罪
一、《世界人权宣言》与国际人权保护
二、种族隔离罪
三、种族歧视罪
四、劫持人质罪
五、贩卖和使用奴隶罪
六、国际贩卖人口罪
七、酷刑罪
第七章 破坏国际秩序的犯罪
一、惩治国际恐怖主义公约及其发展
二、破坏国际交往秩序的犯罪
三、破坏国际航空秩序的犯罪
四、破坏海上公共秩序的犯罪
五、破坏国际邮政秩序的犯罪
第八章 危害公众利益的犯罪
一、毒品犯罪
二、非法获取和使用核材料罪
三、破坏环境罪
第九章 危害国家利益的犯罪
一、妨害国家货币罪
二、毁坏、盗窃、非法转移国家珍贵文物和文化财产罪
第十章 国际刑法的适用
一、国际刑法的适用模式
二、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的构想
三、国际刑法的国内适用
第十一章 国际刑事合作
一、国际刑事合作的意义
……
第十二章 引渡
第十三章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第十四章 刑事诉讼的移管与外国刑事判决的执行
第十五章 中国与国际刑法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