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丛;“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定  价:88 元
					
								  丛书名:经济科学译丛
					
					
				 
				 
				 
	
				
					
						- 作者:戴维·M.克雷普斯
 - 出版时间:2019/1/1
 
						- ISBN:9787300229140
 
						-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270 
  - 页码:524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
 - 
					商品库位:
					 
					
 
			
				
  
   
 
	 
	 
	 
	
	
	
微观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类的教材已经很多, 由经济学大师级人物撰写的此类教科书也很多,但用全新的思路来构建新的体系的教材则显得凤毛麟角,而本书作为一本优秀的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在构建教材的新体系方面做了有建树的探索。 
   本书根据克雷普斯教授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对一年级MBA学员所授课程的讲稿写就。全书以博弈论和策略思维理论为基石,创造性地将微观经济理论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相结合,为读者思考管理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大部分章节都以简单但内涵深刻的案例做导引,深入浅出地向胸怀大志的管理者展示了如何利用经济学原理及模型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经营管理问题。此外,作者还给出了匿名市场、个性经济学等概念,并且把许多以前看来与经济学无关的内容,如声誉、可信度等纳入了分析当中。作者指出,受到近年来交易成本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动态分析理论(如博弈论)的启发,如果将经济学和组织行为理论的分析整合,将大大提高经济学解释世界的能力。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 
  (1)突出了博弈论和策略思维理论。 
  (2)在阐述过程中,大量引用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著名公司和重要产业的案例,如通用汽车、联合航空、微软、亚马逊和施乐,阐明了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寓教于事例,读来既生动有趣又极具启发性。 
  (3)提供了许多对想成就事业的管理者有参考价值的经营管理方法,如价格歧视、波特的五力模型、风险分享和分担、信号显示和甄别、可信度和声誉、组织行为经济学。 
  (4)对想学习经济学但数学基础又不好的读者提供了新的学习手段,尽管书中包括了微分的使用,但也提供了采用Excel电子表格完成同样分析的内容,可完全替代对微分的应用。 
    在体系安排上,作者提出了如下一种新的分析思路:一般意义上的、对买者与卖者究竟是谁都无关紧要的所谓匿名市场;个性对市场交易有重要影响的市场,提出了个性经济学的概念,并且把许多以前看来与经济学无关的内容如信念、可信度等纳入了分析。 
    本书特别适合MBA学生阅读,对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也非常合适。 
 
 
戴维•M.克雷普斯(David M. Kreps),著名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亚当斯杰出管理学教授,曾获克拉克奖(俗称小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曾著有《微观经济理论教程》、《博弈论与经济模型》、《选择理论注释》以及《高级微观经济学:选择与竞争性市场》(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等学术著作与教材。 
 
  
 
 
 
 
 
 
 
 
 
 
 
 
 
 
 
 
 
 
目  录    
第1章     微观经济学?为管理者而作?     1   
1.1 卖点推介:为什么要学习微观经济学?    1    
1.2 微观经济学讨论什么?    6    
1.3 模型和分析    8   
1.4 如何学习经济学?    16   
小结    19   
练习    20  
  
第2章     经济学中最著名的图形     21   
2.1 供给和需求    22   
2.2 均衡    23   
2.3 市场制度和图2.1真的起作用吗?    23   
2.4 回到GM卡车赠券案例    30   
2.5 供给等于需求:作为一个模型    33   
小结    34   
练习    34   
 
第3章     边际这个边际那个     36   
3.1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边际思维    37   
3.2 一个简单的例子    39    
3.3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在人们思考问题时,并非总是首先想到边际方法    45   
3.4 离散变量最优和边际    46   
3.5 多变量最优化    49    
3.6 谜团2:受约束的最大化    54   
小结    57   
练习    58   
 
第4章     需求函数     62   
4.1 需求和反需求函数    64    
4.2 企业知道对其产品的需求函数吗?    70   
4.3 弹性理论    71   
4.4 组群需求和需求加总    77   
小结    80   
练习    81   
 
第5章     对消费者行为模型化     85   
5.1 效用最大化模型    85   
5.2 消费者问题:物有所值    88   
5.3 图形法: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    97   
5.4 个人需求函数    101   
5.5 为什么你相信这种行为模型?    103   
小结    105   
练习    106   
 
第6章     分销渠道和双重边际化问题     109   
6.1 一个有关保时捷汽车的故事    110   
6.2 两步分销的简单模型    112   
6.3 再论保时捷    123   
6.4 为什么法律要维护特许加盟经销商的存在?    124   
小结    124   
练习    125   
 
第7章     差别化定价和剩余榨取     126   
7.1 按不同成员所在组群进行差别化定价    128   
7.2 按成员组群实施(近似)差别化定价策略:顾客俱乐部和赠券    130   
7.3 三级差别化定价:产品差异    132   
7.4 二级差别化定价    137   
7.5 对剩余的榨取    139   
7.6 一级差别化定价    143   
7.7 总结性评论    146   
小结    147   
练习    147   
 
第8章     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150   
8.1 生产单一产品企业的平均成本    151   
8.2 在图中加入平均收益曲线(反需求函数)和边际收益曲线    156   
8.3 从平均成本到边际成本    159  
8.4 有效规模    160   
8.5 多产品企业和成本函数    161   
8.6 为什么主要讨论平均成本?    163   
小结    163   
练习    164   
 
第9章     技术和成本最小化     167   
9.1 对技术模型化    167   
9.2 从技术到成本函数:成本最小化问题    173   
9.3 成本不依赖于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    180   
9.4 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综合分析    185   
小结    186   
练习    187   
 
第10章     多期生产和成本     192   
10.1 今天、明天和下一年度的利润    193   
10.2 摩擦    194   
10.3 耐用性资产    201   
10.4 技术诀窍    205   
小结    209   
练习    210   
 
第11章     竞争企业和完全竞争     212   
11.1 竞争企业的供给决策    214   
11.2 竞争企业的均衡    219   
11.3 短期和中期分析    222   
11.4 长期、进入和退出    224   
11.5 为什么我们关心完全竞争?    230   
11.6 垄断竞争    231   
小结    233   
练习    234   
 
第12章     市场效率     236   
12.1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237   
12.2 生产者剩余    238   
12.3 消费者剩余    243   
12.4 竞争市场最大化总剩余    246   
12.5 效率和平等    249   
12.6 福利和效率的其他方面    251   
小结    252 4       
练习    253   
 
第13章     税收、补贴、管制价格和配额     255   
13.1 税收    256   
13.2 支持价格    262   
13.3 最高限价和租金管制    265   
13.4 配额和关税    270   
小结    271   
练习    272  
  
第14章     外部性     275   
14.1 什么是外部性?    276   
14.2 为什么外部性会导致非效率?    277   
14.3 治理外部性    278   
14.4 论对污染的管制    280   
14.5 组织内的外部性    286   
小结    288   
练习    289   
 
第15章     风险规避和预期效用     292   
15.1 个人如何对不确定性做出反应?    292   
15.2 预期效用模型    298   
15.3 总结性评论    305   
小结    307   
练习    308   
 
第16章     预期效用:如何用于规范决策     311   
16.1 预期效用程序的合理性证明    312   
16.2 评估自己的效用函数    315   
16.3 什么样的行为是明智的?    321   
16.4 怀疑的理由    322   
小结    325   
练习    326   
 
第17章     风险分摊与分担:证券与保险市场     327   
17.1 基本理念    328   
17.2 为什么风险并不总能通过细分来分摊?    331   
17.3 赌局间的相关性:为什么即使结论1成立,结论2也  不成立?    333   
17.4 有效风险分摊    334  
小结    336   
练习    337   
 
第18章     隐含信息、信号和甄别     341   
18.1 隐含信息和逆向选择    342   
18.2 购买者的隐含信息:保险和合同的执行    345   
18.3 平均选择的问题    346   
18.4 信号和甄别    346   
18.5 信号显示的均衡分析    348   
18.6 赢者的诅咒    352   
小结    354   
练习    355   
 
第19章     激励理论     360   
19.1 一个基本权衡:风险分摊和动机    361   
19.2 各种评论、条件、扩展和变化    369   
小结    378   
练习    378   
 
第20章     波特的五力模型和个性经济学     382   
20.1 行业和重要独特核心技术    384   
20.2 替代品和互补品    385   
20.3 客户和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386   
20.4 潜在进入者(以及进入和移动壁垒)    388   
20.5 竞争对手    392   
20.6 即将展开的引人注目的分析    393   
小结    393   
练习    393   
 
第21章     非合作博弈论     394   
21.1 模型化为博弈模型    397   
21.2 占优和策略式博弈    401   
21.3 纳什均衡    405   
21.4 完全完美信息下的扩展式博弈中的回溯归纳    414   
21.5 一般扩展式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418   
小结    420   
练习    422   
 
第22章     互惠和串谋     425   
22.1 互惠的博弈论分析:无名氏定理    427 
22.2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串谋    433   
22.3 无名氏定理的其他应用    440   
小结    443   
练习    443   
 
第23章     可信度和声誉     445   
23.1 可信度    446   
23.2 声誉    455   
23.3 垄断者的磨难(和救助)    464   
小结    470   
练习    471   
 
第24章     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企业理论     473   
24.1 交易成本经济学    476   
24.2 企业    487   
24.3 交易成本和道德行为    490   
小结    491   
 
第25章     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     493   
25.1  30个基本结论和正题    493   
25.2 什么能激励工人?    497   
25.3 信念、感知和偏好    500    
 
译后记     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