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评梅集(第二册 小说游记)/山西文华》收录了石评梅短暂一生中的14篇短篇小说和17篇游记。其小说把握时代的脉搏,不仅反映了时代知识分子的心境和青年人敏感的婚恋,而且还开了现代女性小说书写革命的先河。
石评梅(1902-1928),山西平定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本名汝璧,乳名心珠,评梅是作者自己后来起的笔名,因喜爱梅花而得名。其他笔名还有蒲依、波微、漱雪、冰华、微子、漱玉等。
1919年夏,石评梅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1921年末开始发表作品,以诗和散文为主,也有小说发表。其作品大多发表在《新共和》《国风日报·学汇》《晨报副刊》和《京报副刊》等报刊上。主办了《妇女周刊》《蔷薇周刊》。1928年,因病去世。后与高君宇合葬于北京陶然亭。
石评梅观察生活细腻,描写深刻,语言婉转、生动、流利,创造出许多美好的意境;她写人们的痛苦,特别是女子的痛苦,到无人可以超越的地步;她思想上存在着的新与旧、情与理等多重矛盾,使其作品常表现出复杂的感情和意识,是那一时期青年人现代性意识跟传统文化碰撞的具体表现,如今依然具有很大的典型意义。
石评梅作品总量应在150篇(部)以上,但作者生前没有结集出版过。1928年逝世以后,由黄庐隐、陆晶清等友人编成《涛语》和《偶然草》两本集子,主要收散文,分别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和北平华严书店出版。1983年、1984年、198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分别整理出版了三卷本《石评梅作品集》,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综合性的《石评梅选集》。进入新世纪,又有长江文艺出版社等几家出版社出版了石评梅的作品集。
本次出版的《石评梅集》,第一册收录的是散文,第二册收录的是小说和游记,第三册收录的是诗歌、戏剧和书信。以书目文献出版社的《石评梅作品集》为底本,编者又深入图书馆查找、补充,大体按作者写作时间先后排序,并以作品内容的相关性为原则进行了重新整理。个别词语加了注释;有关发表的报刊情况,如是第一次出现,也在题注中做了简要介绍。
编者董大中,一级作家。先后出版有《瓜豆集》《敲门集》《赵树理年谱》《赵树理论考》《鲁迅与林语堂》《鲁迅与高长虹》《高鲁冲突》《孤云野鹤之恋=一高长虹爱情诗集(给——)鉴赏》《鲁迅与山西》(合著)等。在鲁迅、赵树理、“狂飙社”及高君宇、高长虹等的研究领域有显著成绩。
石评梅(1902-1928),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1919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时即热心于文学创作,1923年9月在《晨报副刊》连载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石评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其中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代表作品有《红鬃马》《匹马嘶风录》等。
小说
病
“只有梅花知此恨
弃妇
祷告——婉婉的日记
红鬃马
一夜
余辉
归来
被践踏的嫩芽
白云庵
流浪者的歌声
匹马嘶风录
卸装之夜
蕙娟的一封信
噩梦中的扮演
毒蛇
偶然来临的贵妇人
忏悔
林楠的日记
游记
模糊的余影——女高师第二组国内旅行团的游记
(一)车站上的离人泪
(二)京汉路中的残痕
(三)女师范楼上的晚眺
(四)湖北的教育
(五)武昌的名胜
(六)江新船上的生活
(七)南京的几个学校
(八)金陵的古迹
(九)浙江的教育
(十)西湖的风景
(十一)一瞥中的上海
(十二)海轮上的生活
(十三)图画中的青岛
(十四)匆忙中的济南
烟霞余影
一龙潭之滨
二翠峦清潭畔的石床